文/袁晨钧 吕志强
2012年7月至9月,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英国伦敦举办,有26项奥运会比赛在34个赛场进行,20项残奥会比赛在21个赛场进行。活动期间,有1万多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4200名运动员参加残奥会,2万多名新闻媒体人员到会进行报道,此外包括各项工作人员等有近10万人参与其中。英国政府表示,承办奥运会是这个国家二战以后几十年来面临的最大安全挑战。
一、安全风险和安保战略
2005年7月7日,就在获得主办权还不到一天时,伦敦发生了连环爆炸案,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达52人,伤者逾百。这是英国本土自1988年洛克比空难以来,单次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事件。申奥成功后的喜悦还没有褪去,极度兴奋的英国人就迅速被恐惧气氛笼罩。离赛事开始不到一年,伦敦发生了一系列包括骚乱和抢劫在内的暴力事件。据英国《卫报》2011年11月13日报道,由于担忧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安全状况,美国甚至计划派遣1000名安全工作人员前往英国,用以保护本国运动员和外交官员的安全。
为了确保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有一个安全有序的参赛观赛环境,英国专门制定了《2012年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安保战略》,对奥运赛事的筹备、举办、保障等整个过程的安全做了全方位的设想和安排,并确定了五项目标:一是保障奥运比赛场馆、赛事和交通设施安全;二是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对赛事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严重事件;三是识别并摧毁对赛事安全造成负面影响的威胁,主要针对恐怖主义、严重暴力犯罪、国内极端主义和公共骚乱、自然灾害等四种威胁;四是对奥运安保进行指挥、控制、作出计划并提供资源供给;五是联合国内外相关单位和组织,保证此战略的顺利实施。
为实现上述目标,英国政府还规划了10亿英镑(约100亿元人民币)的奥运安保开支,其中7亿英镑为基本预算,另外3亿英镑为一旦发生紧急状况可以动用的备用经费。
二、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
(一)安保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
伦敦夏季奥运安保组织架构呈现为一种多层级、跨部门协同的严密体系,旨在保障赛事期间安保力量与资源的迅速部署与到位。该体系以英国政府为核心,紧密联结警方、军方和情报机构等众多部门,构筑起坚实的安保防线。警方作为安保工作的核心力量,共部署了13000名警察,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应对突发事件及执行安全巡逻等任务。同时,在伦敦警察局内设立全国奥林匹克协调中心,联动伦敦消防局、急救中心及军方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针对奥运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突发事件的联合行动预案。在奥运会与残奥会期间,协调中心成为安保与应急服务各部门、机构高级官员的指挥中枢。奥运会高峰时段,英国全国范围内部署了12万名警察以保障安全,另有1万名安保人员专责场馆安全保障工作。此外,军方亦积极参与安保行动,确保每个场馆及关键区域均能得到充分的警卫力量覆盖,共同维护赛事顺利进行。
在职责划分方面,伦敦夏季奥运安保注重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警方和军方在安保工作中各有侧重,警方主要负责现场秩序的维护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而军方则主要负责附近空域、海域的警戒和保卫,并在警方需要的时候提供特种部队、拆弹能力、军事搜查能力等军事援助,同时,各部门之间建立了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确保信息畅通、资源共享。此外,安保工作还注重与赛事组织方紧密配合,确保安保工作与赛事进程相协调、相促进。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现场的消防安全团队还会立即向伦敦消防局指挥中心报告,并由指挥中心根据灾害类型、规模及时调集相应的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应当说,伦敦夏季奥运安保的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力图体现科学、高效、协同的理念。通过多部门协同作战、明确职责划分以及建立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安保工作基本上顺利进行。但在实际运行中,英国遭遇了人力成本高导致的安保力量投入不足的困境。从一开始,英国警方和军方就对该由谁保卫奥运会特定区域产生过分歧,加上伦敦奥组委把2.8亿英镑的奥运安保合约签给了国际安全保卫私人企业巨头G4S,却在接近开幕时,该企业才承认无法按时培训出14000名安保人员,而所需缺口不得不由英国军人来填补。
(二)人员配置与专业培训
在伦敦夏季奥运安保工作中,人员配置与专业培训是确保安保任务圆满完成的关键环节。为了确保安保工作的顺利进行,英国方面精心策划了人员配置方案,并开展了系统的专业培训。在人员配置方面,英国奥运安保团队由警察、安保人员和志愿者等构成,他们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奥运场馆和周边环境的秩序与安全。其中,警察队伍是安保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负责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大量合同制安保人员则负责场馆内的巡逻、安全检查等工作,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志愿者则通过提供信息咨询、引导服务等,为观众提供便利。
在专业培训方面,伦敦奥运安保团队接受了严格的培训,包括安全知识、应急处理、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方式,安保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应对能力。此外,英国还借鉴了其他大型赛事的安保经验,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保方案。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安保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观赛环境。
三、奥运场馆与周边环境的安保应对
(一)场馆内部安保措施
在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安保工作中,场馆内部安保措施作为至关重要的环节,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为确保赛事的平稳进行以及观众的人身安全,在奥运会期间,场馆内的安保级别得到了显著提升,达到了与机场安检相媲美的严格标准。安保团队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部署,采取了一系列严密而高效的安保措施。
首先是在危险物品检查方面,通过奥组委制定了严格的禁带物品清单,并在奥运官网上予以公布。普通观赛人群最为关心的禁带物品包括各类刀具、火药鞭炮、武器及仿真玩具手枪等危险品;超过100毫升的液体、胶状喷雾、气体罐装物及玻璃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大于25升容量的包袋等可能隐藏危险物品的物品;各类可能用于抗议活动的帐篷、大型旗帜等可能影响场馆秩序的物品;具有特殊功能的通讯设备,如可能连接到综合性通讯设施的3G中心等设备,以及可能妨碍观赛或引发安全问题的大帽子、大伞等物品。此外,衣服上印有“侵犯性”语言或具有隐性广告嫌疑的观众也将被拒绝入场。
其次是挑选安检技术能力强的安保人员,有多达7500名军人被抽调与其他安保人员共同组成混合小组,负责对进入体育场的人员进行细致的搜查和检查,以确保违禁品无法被带入场馆。在入场环节,安保人员还会借助先进的身份验证系统,对每一位进入场馆的人员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确保无未经授权人员混入,影响场内安全。
此外,为防止恐怖分子利用人体传播病菌,通过奥组委建议奥运观众和运动员在交往过程中尽量避免握手,以减少病菌传播的风险。取而代之的是,拥抱或日本式的鞠躬等更为安全的交流方式。这些措施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伦敦奥运安保团队对赛事安全和观众健康的重视,为夏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场馆内部,安保团队还采用了全方位的监控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和智能分析软件,对场馆内的每一个角落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安保人员能够迅速作出反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当然,安保团队还配备了专业的搜爆犬和搜爆设备,对场馆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搜爆检查,确保无爆炸物等危险物品的存在。
除了物理安保措施外,安保团队还注重与观众互动和沟通。他们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安全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观众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同时,安保人员还积极与观众互动,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这种人性化的安保措施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安全感,也提升了整个奥运安保工作的形象。
(二)周边环境安保策略
在筹备伦敦夏季奥运会之际,为确保赛事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伦敦奥运安保团队在安保策略规划与实施方面展现了严谨、稳重和理性的态度。鉴于伦敦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独特地理特征、人口密集分布以及复杂的交通网络,并兼具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旅游资源,安保工作采取了多维度的策略布局。
首先,安保团队特别加强了对重要场馆和关键节点的安全监控。通过引入先进的高像素探头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安保团队对潜在的威胁进行了精准识别,并实时跟踪、预警。在奥运村、比赛场馆、交通枢纽等关键场所,均部署了严密的物理隔离和人脸识别系统,以确保赛事期间的人员出入安全可控。
其次,针对伦敦复杂多变的交通状况,安保团队与交通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制订了一套高效的交通管理方案。通过优化交通线路、加强交通疏导、设置临时交通管制等措施,有效缓解了赛事期间的交通压力,保障了运动员、观众和相关人员顺畅出行。
此外,安保团队还注重与社区的合作与沟通。通过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奥运安保工作的认识和配合度。同时,安保团队也积极融入社区,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维护赛事期间的社区安宁。
虽然街道上鲜见明显的武装警力部署,但在泰晤士河畔停泊了航空母舰,并安排特种部队在秘密基地始终保持高度戒备状态。一旦接到命令,这些特种部队就会迅速通过环绕奥运场馆的水网赶到事发地点,有效应对任何可能的恐怖袭击。甚至各场馆地下掩体中也部署了防爆人员,以备不时之需。奥运村附近更是进行了多次反恐演练,针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都制订了详细的预案,确保任何企图破坏奥运安全的行为都将受到装备精良的精英部队的有力打击与快速制止。
四、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与演练
(一)突发事件类型与风险评估
在奥运安保工作中,对突发事件类型与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伦敦奥运安保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历史数据和案例,识别出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包括恐怖袭击、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等。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安保团队制订了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搜集和分析情报信息,对潜在威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
以恐怖袭击为例,安保团队利用先进的情报分析系统,对潜在的恐怖组织和个人进行持续监控和追踪。同时,通过模拟演练和应急响应训练,提高安保人员在应对恐怖袭击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此外,安保团队还注重加强与国际反恐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跨国恐怖威胁。
在风险评估方面,安保团队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潜在威胁进行全面评估。其中,基于英国电信、思科公司和化险集团等企业的技术支撑,安保团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渠道的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一旦发现潜在威胁线索就会启动专家评估并进行情景模拟,对潜在威胁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实时动态预测和评估。这些评估结果让伦敦夏季奥运安保团队能够提前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精准地应对。
(二)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实施
在制订奥运安保的应急预案时,伦敦奥运安保团队充分借鉴了以往大型活动的安保经验,并结合本次奥运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风险评估。预案中详细列出了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如恐怖袭击、火灾、医疗紧急情况等,并针对每种情况制订了具体的应对措施。预案还明确了各级指挥体系、通讯联络、资源调配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响应。
为了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安保团队在奥运前进行了多次演练。演练中,安保团队模拟了多种突发事件场景,如恐怖分子在奥运场馆内制造混乱、观众突发疾病等。通过演练,安保团队不仅检验了预案的实用性,还发现了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此外,演练还提高了安保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作水平,为奥运安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安保技术应用与创新
现代科技为安保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伦敦夏季奥运安保中广泛应用了安全摄像机、生物识别技术、无线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提高了安保效率和反应速度。
(一)安全摄像机的集成应用
英国特别采购并安装了来自日本松下公司的约2500台高性能安全摄像机,该公司的安全摄像机以其卓越的高画质特性而著称,能够提供清晰细腻的图像,方便监控人员捕捉更为准确的监控信息。这些摄像机在安保期间能覆盖所有场馆及其周边区域,实现了对运动员、媒体、观众和政要等人员的全面无死角监控。
有人专门做过研究,伦敦夏季奥运会举办期间开通运行的摄像装备比世界上任何城市都多,密度也更大,1615平方公里有50万个摄像头,摄像头和居民的比例高达1∶14,每人每天平均被拍摄300多次,这些摄像头和高性能安全摄像机都与高级AV安全系统实现了无缝集成,使得安保人员能够实时监控奥运场馆内外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据统计,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使得安保反应时间缩短了近30%,大大提升了整个安保体系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二)人脸识别技术引入使用
在本次奥运安保工作中,人脸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英国安防协会与2012年伦敦奥运会安保项目组曾专程赴华进行采购活动及经验交流,涵盖了周界报警系统、车辆自动识别检测、人像对比以及定位技术设备等多个领域。其中,他们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当时这种人脸测定技术,在历届奥运会中属于首次应用,即便对于已经进行过整容的个体,也能实现准确识别。
通过事先录入参赛人员、工作人员及观众的面部信息,伦敦奥运安保系统也成功具备了短时间内完成身份验证的功能,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高达99%以上,有效杜绝了非法人员进入场馆的可能性,显著提升了安保工作的精准性与效率。
(三)智能垃圾桶协助安保
伦敦市的街头以及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提前部署了智能化的垃圾桶设施。这款垃圾桶设计独特,配备了LCD显示屏,用于循环播放与奥运会紧密相关的各类信息资讯。在常态运作下,它还能发挥无线网络基站的功能,为周边区域的手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无线网络信号。当垃圾桶内部垃圾达到预设容量时,它将自动向卫生清理部门发送信息通知,确保清洁人员能够迅速响应并处理垃圾,保持环境整洁。此外,这款垃圾桶还具备自我供电能力,其能源来源于顶部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实现环保节能。
在奥运安保期间,警察和情报部门亦充分利用了智能垃圾桶的辅助功能,协助完成社会治安、反恐等巡逻防控任务。这些垃圾桶不仅能宣传安全提示信息,支持语音交互,还具备自动报警功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为需要帮助的路人提供便捷的紧急报警服务,从而增强公共安全保障。■
(本文系北京警察学院2022年北京警察学院警务硕士立项课程建设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重大活动安全保卫专题》,编号:2022YK20;北京警察学院2023年度院级科研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首都治安治理创新中的警保联动防控机制研究》,编号:2023KXJ10。)
【简介作者】袁晨钧,北京警察学院治安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治安管理、数据警务和涉外警务等;吕志强,北京警察学院治安系,讲师。
(责任编辑:冯苗苗)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