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谈谈“全景化服务”在派出所的应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5/4/17 9:07:02
浏览次数:131  

  文/牛事农
  
  当前,派出所警务工作的角色和功能正经历深刻的转变,传统的治安维护和服务人民的职责日益增长。尤其是在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派出所民警正面临着如何利用新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挑战。“全景化服务”作为一种创新的服务理念,旨在打破部门壁垒,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多维度、全方位的服务模式,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它强调以数据驱动,以服务对象为中心,通过科技手段提供个性化和高效的公共安全服务。然而,“全景化服务”在派出所的实践面临着技术的深度融合、跨部门合作的深化以及民警能力提升的多重考验。当前,智慧警务的建设已经成为解决这些挑战的重要途径。通过智慧警务的实践与探索,各地公安机关已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在技术应用深度、服务模式创新以及法律监督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持续的需求。
  本文以“全景化服务”在派出所的应用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剖析当前派出所民警在“全景化服务”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责,探讨其在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中的核心作用。同时,通过对派出所“全景化服务”现状的深入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如服务手段的局限性、信息资源的割裂等。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实践与创新策略,探讨如何通过深化信息科技应用、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强化民警能力培训等手段,推动“全景化服务”在派出所的落地和深化。

  一、“全景化服务”理念对民警职责定位的新要求

  “全景化服务”强调全面、综合的服务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民警的职责将逐步从单一的执法者向多元化的社区服务者转变。他们将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推动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这样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转变,民警将更好地履行“全景化服务”职责,为构建智慧型、服务型的现代警务体系贡献力量。
  在具体操作层面,民警除了需要进行定期的社区走访、了解社区动态、收集居民诉求、及时解决社区问题,还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移动警务系统,实现警务工作的线上化,提高服务效率。此外,为了适应“全景化服务”的需要,民警还应定期接受培训,更新知识结构,学习新的执法理念和技术,以提升其服务质量和适应性。
  “全景化服务”理念的精髓在于打破传统的垂直管理和部门分割,构建一种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新型服务模式。这一理念源自对现代社会复杂性和多元性的深刻理解,它的出发点是,社区警务工作不再仅仅是打击犯罪和维护治安,更需要全方位、立体化地为群众提供服务,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在“全景化服务”中,派出所民警的角色不再局限在传统的执法者身份,而是转变为社区平安建设的参与者和协调者。他们不再只是在事件发生时进行介入,而是通过主动预防、早期干预,甚至在问题尚未发生时,就能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和防范社区风险。

  二、“全景化服务”实施中民警的业务需求

  在派出所“全景化服务”的实施过程中,理解民警的服务需求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当前,派出所民警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繁重的任务,从治安巡逻、案件处理到社区服务,都需要他们灵活应对和高效执行。然而,现实中的服务需求与现有服务手段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当前,派出所民警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需求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民警对信息化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强。尽管当前智慧警务平台提供了诸如警务综合应用平台、警用地理信息平台等业务支持,但在实际操作中,民警普遍反映,现有的系统在数据整合、信息推送、跨部门协作等方面存在不足。他们渴望更智能、更便捷的工具,以实时获取和处理社区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2.民警对跨部门合作的期盼强烈。在处理非警务类警情时,如邻里纠纷、公共设施报修等,他们往往需要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方沟通协调,但目前的联动机制不够顺畅,信息共享不充分,影响了服务效率。因此,民警希望有更有效的合作机制,以便快速解决问题,增强服务响应能力。
  3.民警对个人技能提升的渴望显著。面对复杂多变的社区环境和日益增长的公众需求,他们认识到,仅依赖传统的执法技能已无法满足“全景化服务”的要求。培训和发展机会的缺乏使得部分民警在运用新技术、解决复杂问题上感到力不从心。他们期待更多的专业培训,提升在大数据分析、心理健康咨询、社区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民警对执法监督和法治教育的需求也不容忽视。随着社会法治体系的完善,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需要接受更严格的监督,并且承担着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职责。他们希望能有更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教育资源,确保公正执法的同时,提高公众的法律素养。
  综上,派出所民警在“全景化服务”中的这些需求为优化现有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效能指明了方向,也为未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通过满足这些需求,可以进一步提升派出所民警的服务质量和公众满意度,推动“全景化服务”在派出所的落地生根。

  三、“全景化服务”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

  1. “全景化服务”模式的构建,应首先从构建智能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开始。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民警可以对社区的治安状况、人口流动、公共安全需求进行动态监测,提前预警潜在问题,从而实现预防性的社区服务。例如,通过对犯罪热点区域的分析,可以调整巡逻路线,提高警力部署的合理性;对于公共设施的故障报告,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化派发维修任务,提升响应速度。
  2. “全景化服务”强调跨部门合作的联动机制,旨在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这涉及建立一个开放的信息共享系统,确保各相关部门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协同解决社区问题。例如,当接到教育、环保、卫生等非警务类警情时,民警可以快速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形成问题解决的合力。此外,通过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的沟通,派出所民警可以更好地了解居民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针对老年人的防诈骗宣传,或为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
  3.推动民警能力的全面升级是实现“全景化服务”的关键。这不仅包括技术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还涉及社会心理学、沟通协调等“软实力”的培养。通过定期培训,民警可以学习最新的科技应用,如移动警务系统的使用,以及如何利用社交媒体与公众互动。同时,针对社区工作的复杂性,培训内容还应涵盖解决社区矛盾、调和邻里纠纷的技巧,以提升民警的社区管理能力。通过能力提升,民警能更好地适应“全景化服务”的要求,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四、“全景化服务”的推广策略

  “全景化服务”在派出所应用,可以打破传统服务模式的局限,不仅能提升民警服务的精准度,也可以增强公众对警务工作的认同和满意度。这一创新服务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彰显出强大效能,可以为辖区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然而,要想将“全景化服务”全面推广,必须充分认识其核心价值,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以克服存在的挑战。推广“全景化服务”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技术整合与创新。进一步深化信息科技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开发和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以提高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同时,优化现有系统,增强数据整合和分析能力,提升跨部门信息的实时推送与交互。
  2.跨部门合作机制建设。强化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的合作,构建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联动机制解决多领域问题,形成服务的合力。这包括制定共享政策,建立数据交换标准,以及召开定期的沟通协调会议。
  3.民警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确保民警掌握最新的科技工具、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社区管理、心理咨询服务等方面的技能。这需要通过定期培训、在线学习和实践演练来实现,以提升他们在“全景化服务”中的适应性。
  4.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政府应给予“全景化服务”足够的重视,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派出所开展相关实践和创新。这包括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用于技术升级、培训活动,以及跨部门合作的项目实施。
  5.评估与反馈机制。建立全面的评估体系,对“全景化服务”的效果进行量化分析,以衡量服务的提升和公众满意度的提高。同时,收集公众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服务策略,确保服务始终贴合社会需求。
  6.法治保障与监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智慧警务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强化对执法行为的监督,提升公众对警务工作的信任度。
  “全景化服务”在派出所警务工作的应用,是对高效、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回应。它通过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入、跨部门合作的强化以及民警能力的提升,可以极大地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展望未来,“全景化服务”将逐步形成一套适应社会变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成为派出所警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作者系安徽省金寨县公安局双河派出所民警)
  





编辑:派出所工作----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