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树洞口袋”里的“元元姐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5/5/13 9:29:34
浏览次数:16  

  文/程华
  
  人物简介
  张耀元,女,中共党员。2011年12月入警,先后在重庆市璧山县公安局(后璧山区公安局)指挥中心以及多个派出所工作;2021年8月任区局大兴派出所副所长,2023年3月至今任区局治安管理支队内保大队教导员。
  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获2023年度“最美渝警楷模”、2024年度“中国最美基层民警”“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优秀工作者”“重庆市优秀法治副校长”等荣誉。
  

  “哇——”女孩哭着扑入张耀元的怀抱。那小小身体里震颤的惊怯、委屈与无助,刀子样戳痛了女警的心。
  这痛,如冥冥中一只手,揭开了多年来笼罩在张耀元心头的阴霾,促使她踏出从警路上重要一步——那也许是关乎许多未成年人人生走向的关键一步。

  一

  2021年9月。白露已过,燠热依旧。
  晚10点,璧山区局大兴派出所接群众报警:一小女孩独自在大兴街头游走,请过来帮帮她。当日值班组长、副所长张耀元等人立即出警。
  大兴镇上最喧闹的地带。有小学、公园、烧烤店、杂货店,夜色中人来车往。一个小女孩坐在路沿上,一群人围着她七嘴八舌:“妹儿,你爸妈呢?”“大晚上你怎么一个人乱跑?”女孩瑟缩着,将小脑袋埋进火柴杆似的臂弯里。
  张耀元挨着女孩蹲下:“妹妹遇到啥困难了,能告诉姐姐吗?”女孩不语。“那找个地方,就我俩说好吗?”女孩含泪点头:“警察姐姐,别告诉我爸爸……”
  一进小学保安室,待保安刚离开,女孩“哇——”哭着扑入张耀元怀中。那小小身体里震颤的惊怯、委屈与无助,刀子样戳痛了女警的心。
  女孩叫楚楚,读小学一年级。楚楚一岁时父母离异,爸爸每天拼命跑外卖,只好把她锁在家里。楚楚努力听话乖顺。这天在家憋得心慌,她溜出去玩,天黑才发现没带家钥匙……
  “我都不知道妈妈长啥样……爸爸天天给别人送好吃的,可我吃不到他做的饭,我想妈妈……”张耀元流着泪,一把抱住哭得撕心裂肺的女孩……
  楚楚爸骑摩托车赶回家,扑上去就要打楚楚:“死猴儿又不听话!”张耀元喝住他:“干什么!先听孩子解释,不要一味指责。”她沉着脸将楚楚爸叫到屋里询问,对方也一肚子辛酸:前妻一分抚养费不给,他靠送外卖维持生计,这些年摔断过腿、中暑晕倒,只为让女儿过得好点。“张警官你说得对,再难也不该对孩子态度粗暴,我错了!”门外的楚楚哭着跑进来:“楚楚不乖,以后不让爸爸担心了……”
  回所后,张耀元电话联系楚楚学校,请老师对她重点关注;打电话给外卖公司一个高管朋友,请他尽可能关照楚楚爸,让他多照顾孩子……
  次日早起,张耀元发现,天蓝色警服的前襟浮起大片白渍,很扎眼。楚楚扑进自己怀里痛哭的模样,又浮现在她眼前。而与女孩的脸不断交叠的,还有一张男孩的脸。遇见那苦孩子时,张耀元才9岁。呵,一晃快30年了……
  张耀元1988年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一小县城,爸爸是县公安局民警,妈妈在县残联工作。那些年,爸爸在县里最偏远的农村派出所任所长,整日忙碌难得回家,妈妈常趁周末带她去所里看爸爸。
  爸爸让小耀元管一个男孩叫弟弟。弟弟小海刚8岁,他爸爸因违法犯罪入狱,妈妈出走。小海只能栖身路边的稻草垛。爸爸将小海接到所里吃住,还联系学校让他读书。当地电视台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耀元为爸爸骄傲,爸爸却很平静:“孩子,这只是一个人民公安分内之事,我们一辈子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啊!”爸爸的话,从此深植在耀元心中。
  在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爱总会早早在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他们懂爱并珍惜爱,乐于向人们分享和输出爱。张耀元便是这般——遇见楚楚后,尽管她已足够尽责尽心,但心里总缠绕着一个问号:这起警情,真的到此为止了吗?
  
  二

  警服上的泪渍,像一张哭泣的娃娃脸在求助:姐姐帮帮我!
  在基层数年,张耀元多次目睹类似情况。到底有多少“楚楚”急需帮助?该怎么帮?就在她乱麻麻理不出头绪之际,又一个少女闯入视线。
  10月,所里接报警,初一女孩芊芊离家出走。民警很快寻到芊芊并带回所里。女孩模样清秀但眼神冰冷,一头黄发凌乱如小刺猬。
  张耀元搬张矮凳挨着芊芊坐下,伸手帮她捋起一缕碎发。坐高凳的芊芊感到了眼前警察阿姨的体温——她含笑看自己的眼神,多像妈妈。可她没有妈妈了……在张耀元安抚下,芊芊哭着敞开了心扉。
  又一个破碎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后,芊芊妈重组了家庭,还生下一个弟弟。芊芊爸进城打工,跟着爷爷奶奶的芊芊越来越孤独、自卑,渐渐有了自残倾向。此时她撩起长袖,给张耀元看手腕上累累伤痕:“我上网查过,我是抑郁症……”
  “抑郁症”三字狠狠戳中了张耀元。往事如潮又上心头……
  高一时期,张耀元的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她每天学到很晚,连走路都背单词。没想到高二下学期,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出了状况:她对各种声音特别敏感,别人甚至自己写字的细声,到窗外小鸟的鸣叫,都让她心烦意乱难以集中注意力。眼看成绩直线下降,她硬着头皮求助父母。
  父母耐心安慰她,长期自修心理学的爸爸敏感地意识到,女儿或因压力过大焦虑,导致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在心理咨询师帮助、父母呵护和自我调整下,她的心理问题渐渐好转,但根治尚需时日。当年,她高考失利,后选择复读,于次年考入一所重点大学信息专业。她用多年时间彻底治愈并走出了阴影,期间还和爸爸一样迷上了心理学。
  至今,张耀元都倍感庆幸——在心理疾病与治疗尚未为多数人所了解的年代,心理已异常脆弱的她,多么幸运得到了父母的理解与关爱!反之会是什么后果?她不敢想象。
  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心智未熟尚不具备抵御人生风雨的能力,此时若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影响,加上自身性格因素,遇事往往“不愿说、不想说、不敢说”,重压之下极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可能导致危害性后果发生。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救助孩子就是挽救家庭,家庭和睦社会才能真正稳定。我们不能在校园违法犯罪、自杀自残等事件发生后再被动处置,而应关口前移发现问题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啊!
  想到这里,张耀元给芊芊爸打电话,想提醒他重视孩子的异象,不料招来一顿抢白:“警察了不起,可以乱说啊?我女儿不缺吃穿哪来的心理问题?”“啪”,挂了。她再拨过去,对方直接开骂:“有病是吧?要管你管,老子不管!”“啪”,又挂了。再打,不接了。张耀元又找芊芊爷爷奶奶谈,但老人根本无力管束女孩。
  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不久后一天早上6点,张耀元突接芊芊的信息:元元姐姐,我喝药了,我要走了。我只告诉你,你是世界上让我唯一感觉到温度的人。
  当天没在所里的张耀元急呼值班民警赶到芊芊家,将昏迷的女孩送医院抢救,这才捡回她一条命。闻讯赶回的芊芊爸声泪俱下:“元元警官,我后悔没听你的,我太粗心差点失去女儿啊!”张耀元又力劝芊芊妈回来安抚孩子。知道了妈妈永远爱自己,芊芊才放弃过激念头……
  张耀元发现,许多矛盾纠纷包括案件发生,皆因事前疏于发现、未及时排解所致。璧山区经抽样182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其中逾半数存在心理问题;因种种挫折自戕或伤人的,也是一个令人无法忽视的数字。如何主动走进孩子们独特而敏感的内心世界,去及时回应需求并给予有效帮助呢?
  “树洞”,可倾诉秘密、宣泄苦恼,又不担心秘密泄露的地方——网上这个带有童话色彩的词汇,令苦思多日的张耀元眼睛一亮。
  
  三

  虽然经费紧张,但大兴中学力挺张耀元的“奇思”。一棵仿真“大树”很快出现在校园:树冠缀满绿叶,褐色树干由水泥砌成,可将心事写在纸条上投入树干中间带锁的“树洞”里。
  起先“树洞”里纸条寥寥。张耀元利用到辖区各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机会,频频对孩子们“示好”:乖乖些,请放心写小纸条儿,我们会统一收取和回复。她笑眯眯摊开手掌:“看,钥匙只有‘元元姐姐’有哦!”
  张耀元自有一套群众工作“技战法”。在从事户籍工作时,她创新开通了微信工作号“户籍小助手”、组建“百灵鸟”户籍知识宣传队、创办网上视频取证跨省办户口、自任编导演并剪辑“元来如此”户政宣传小视频……这些措施因方便群众而广受好评。而今作为法治副校长的她,为进一步与孩子们拉近距离,她擅长的变魔术、做手工等小技能也使上了。
  得知花儿非常想念去世的妈妈,张耀元便按照花儿朋友圈中她妈妈的照片,精心捏了一个泥人妈妈送给她。泥人栩栩如生,惊喜到落泪的花儿当即在朋友圈里告诉大家,她的妈妈“回来”了。“树洞”里纸条越来越多,从每周两三封到数十上百封;孩子们的称呼也从“警察姐姐”“元元警官”变成更亲热的“元元姐姐”。
  孩子们能给树洞口袋投信,还能通过张耀元的名片保存她的私人手机号、加微信。一个微信号满了,她又重新申请一个,并启用大学时的QQ号。“别加了,这么多孩子你能顾过来吗?你不下班休息不管自己女儿吗?”有人劝她。她笑:“想当年自己心理出问题有多苦,就知道孩子们有多需要我。我怎忍心拒绝?”
  张耀元及时对每封来信分类建档,对问题分轻重缓急予以解决,力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而一些质疑也出现了:“一个警察做这些,多管闲事。”“作秀摆花架子吧?”“好好的班级,怎么她一来问题都出来了?”
  越来越忙的张耀元根本无暇理会。夜里,哄睡女儿后,她开始逐条回复孩子们给她发的信息,遇到紧急或特殊情况立即处理,比如有个孩子讨厌室友某某,匿名投信扬言“不换寝室就暴力解决”。她赶紧联系学校,经多方帮助找到投信人而化解了校园危机。劳累、作息无规律、心理压力大、接收负面信息多,一段时间她大量脱发,甚至一周掉肉四斤。但她幽默地说,随着经验积累,慢慢地自己处理问题越发称手了,这肉掉得值啊。

  四

  张耀元心里有个档案库,只要“入库”“备案”的孩子,她便长期关心并提供帮助——孩子们有没有走“歪”,有没有健康快乐地生活,有没有为实现梦想而奋斗?“没别的,就因为我是他们的‘元元姐姐’。”
  前面提到的“刺猬女孩”芊芊,在张耀元与民警们的救助下,暂时打消了自戕念头。之后张耀元发现,芊芊因孤独而上网寻求“温暖”,却被一群不良青年引诱去KTV喝酒、唱歌,甚至怂恿她约同龄女孩“一起玩”。张耀元大惊,立即将线索反馈给警方有关部门,一举打掉一个瞄准未成年人的涉黄窝点。在她的助推下,团委、妇联等力量也从心理治疗、辅导、家庭矛盾调解等多方面加大对芊芊的救助力度。张耀元开导想辍学的芊芊:“你爱妈妈就该好好读书,将来像她一样当护士,妈妈会更爱你呀。”芊芊含泪点头。如今已长成大姑娘的芊芊正在职高学习护士专业。一次,她告诉张耀元一条线索:她的女友被一个男子猥亵。后该男子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理。芊芊说,元元姐姐在她困难时帮助了她,而今她要把这份善与爱传递下去!
  叶儿3岁时,父母当她面闹离婚,还骂她是碍事的“拖油瓶”。叶儿哭着跑到河边一个茅草棚里,蜷缩着孤零零挨了一晚。随着父母离异,她患了重度抑郁症,伴随暴力倾向。当叶儿身边人都放弃她的时候,张耀元帮她找专业人士做心理治疗,时常和她聊天开解她:“妹妹,我不想看着你对这个社会失望,我想做你的一盏灯。”
  对于自己少时心理健康出现过问题,张耀元从不避讳,且常以这段经历去开导、疏解包括芊芊、叶儿在内的孩子们:“每个人都会生病,这很正常。我们如果身体或心理上得了病,一定不要讳疾忌医,要相信科学,主动求助、积极治疗。”
  叶儿渐渐回归正常,有心事首先向元元姐姐倾诉,也不再有过激或暴力倾向。2025年元旦,凌晨1点,张耀元收到叶儿的信息:元元姐姐,新年快乐!张耀元高兴地回复:妹妹,新年快乐!
  一天,一位中年妇女赶来所里,哭诉说女儿洋洋离家出走好几天了。“洋洋?”张耀元拿出手机给她看,“是不是这个女孩,我在学校开展‘树洞口袋’活动认识她的。”洋洋妈一看激动万分:“啊,她这么信任您啊!她出走前把家人所有联系方式都删了……”在张耀元及时介入和劝导下,洋洋答应回家。
  工作并未到此为止。得知洋洋出走缘于父母家庭矛盾,于是张耀元多次上门做家庭成员的思想工作,也帮洋洋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烦恼。慢慢地,这个家有了欢声笑语,洋洋也不再离家出走了。感激不尽的洋洋父母将一面锦旗送到所里,上书“为民办实事  人民好警察”。
  孩子们说:“元元姐姐,我把我的秘密告诉你,因为你可以保护我。”有得到帮助的孩子问:“元元姐姐,我可不可以叫你一声妈妈?”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元元姐姐是大英雄”……在孩子们眼里,笑容温婉、眼神坚定的元元姐姐,就是小小心里的一道光,照亮他们未来的人生路。

  五

  2023年4月,随着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璧山区政府决定建立健全教育、卫健、网信、公安等部门协同机制,共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璧山区公安局以此为契机,联合区教委以原“树洞口袋”为依托,成立“树洞口袋”工作室,建立解决少儿心理健康和校园安全问题的“树洞口袋”工作机制,联合教委、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起未成年人“守护者联盟”。区教委派出18名心理老师和1名专职老师,常驻“树洞口袋”工作室以协助解决有关专业问题。
  已调区局治安管理支队内保大队任教导员的张耀元,“主阵地”仍是“树洞口袋”工作室。10月,随着“树洞口袋”推广覆盖至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她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要解决的新问题更多。
  一天,张耀元去学校讲课,发现初一女生小欢多次被同学合伙欺凌。他们讥讽小欢长得黑,给她取外号“黑猪”并不断实施精神羞辱。久之,神思恍惚的小欢成绩一落千丈,人际关系变得紧张,还丢了班长职务。小欢在迅速滑落……
  张耀元递给小欢一张名片:“不要怕,记住你有元元姐姐。”小欢含泪点头,雾蒙蒙的眸子亮了。
  第二次去该校上法治课。课堂上,张耀元变了个小魔术:手里一枝花居然秒变一根小棍子。“哇!”同学们欢呼。“元元姐姐想通过游戏告诉大家:面对校园欺凌,我们绝不做温室里的花儿,绝不任由对方欺负。”她挥挥小棍子,“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勇敢捍卫自己合法权益!”
  下课铃响。张耀元特意招呼小欢:“小欢,姐姐找你商量个事。”小欢红着脸欢快地跑去。呀!“明星”姐姐和小欢是好友呢——这一幕羡煞了孩子们,也镇住了那群欺负小欢的学生。
  小欢将元元姐姐的名片夹在校牌背面:“这是我的保护神!”张耀元鼓励小欢多参加各种比赛,去大胆展示才华,还请她给“树洞口袋”工作室创作防校园欺凌的宣传画。小欢组织几名同学画了多幅宣传画,得到工作室叔叔阿姨们表扬,孩子们自豪极了!
  随后,张耀元向校方通报情况,通过对长期欺凌小欢等人的同学开展教育,促其认识错误并保证改正。在她和工作室的努力下,该校很少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重拾自信的小欢又当了班干部,还在学校比赛中获奖,如今快升初三了。
  帅气又聪明的初三学生嘉铭,却是令父母、老师头疼的网瘾少年。沉迷游戏荒废学业的他与父母冲突不断,急火攻心的父母之间关系也日益紧张。这个家岌岌可危。
  彼时随着“树洞口袋”工作室成立,“树洞姐姐”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嘉铭爸打电话向张耀元求助:“我儿子不见心理医生,但答应见您,他说听过您的课,很喜欢您——张警官,请您帮帮我好吗?”
  那天下午,张耀元在办公室与嘉铭谈了整整四个小时。熟谙青少年心理学的她与少年进行了一场平等而温暖的深度交流。他俩谈了许多,其中几个“点”尤其值得复盘:首先,听嘉铭眉飞色舞分享完“游戏经”,张耀元伸出大拇指:“你能组建并统筹一个上百人的游戏群,说明你有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你真厉害!元元姐姐恐怕都不行呢!”不“批”我反而表扬我?元元姐姐真有意思!本来做好心理建设准备“干架”的少年,惊喜又腼腆地笑了。其次,张耀元细说了工作室团队的辛苦以及付出的重要意义,让嘉铭对他们心生钦佩,也懂得了世上有许多人在为他人付出,世上有许多更有价值的事需要去做。看“火候”差不多了,张耀元开始“诉苦”:“嘉铭你知道吗,现在元元姐姐可难了!工作室需要设计好多宣传品,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帮手!你很有组织能力,能帮帮元元姐姐吗?”
  嘉铭内心小男子汉的责任感和被认可的自豪感得到彻底激发,他手一挥:“没问题,元元姐姐!群里绘画高手多着呢,我马上安排这事儿,还有,我觉得‘树洞口袋’还要设计LOGO(标志),做成宣传品让更多人认识你们!”
  回去后,嘉铭不但落实了这事,还将游戏群更名为“树洞口袋”工作群。他成了工作室的义务宣传员,带领群员们当了“树洞口袋”志愿者。从那以后,在张耀元的跟进、监督和鼓励下,嘉铭真的戒掉了游戏瘾,而今考上高中,还当了班长。
  得知这事的媒体想采访嘉铭和他父母。令人感动的是,他们一致提出:不打马赛克!“未成年人还是打马赛克好些……”记者提议。“不,嘉铭在元元姐姐帮助下戒掉了网瘾,我们敢以最真实的模样现身说法,就是要像元元姐姐那样,尽力帮助还在网瘾中挣扎的孩子!”
  自2021年11月张耀元的“树洞口袋”起步,到2023年4月“树洞口袋”工作室启动,截至目前,活动已在璧山区60所中小学蓬勃开展,共收信7000余封,解决校园、家庭、心理隐患类问题902个,化解校园矛盾纠纷188起,劝返厌学逃学学生26名,教育感化有暴力倾向学生43名,挽救有严重轻生倾向学生28名。2024年上半年,全区涉生校园、家庭、社会矛盾纠纷同比分别下降65.36%、59.62%、37.76%,未成年人犯罪、受侵害案件同比分别下降44.62%、71.15%。
  这一串浸透着心血与汗水的数据,雄辩地证明一个事实:“树洞口袋”真正走入了孩子们心中,在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心理健康教育、打击和威慑威胁校园安全的不法分子、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作为最初“树洞口袋”发起人的张耀元也在不断提升自己:自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拿到了市卫健委颁发的心理咨询证书。“‘元元姐姐’得让羽毛更加丰满,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帮助孩子们。”

  后记
  2025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发布2024年20名“最美基层民警”名单,张耀元名列其中。
  台上的张耀元身着警礼服,身姿挺拔英武,眼神清澈闪亮:“未来日子里,我们会增加科技赋能,让‘树洞口袋’的信件处理能力得到更大提高,让更多孩子得到我们的帮助。”
  张耀元底气充足,因为她早已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由“树干立基:搭建平台载体” “树洞收信:集纳心声诉求”“树枝解困:分级分类解决”“树叶反馈:传递树洞回声”“树根追源:查析问题根源”五部分组成的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正由“树洞口袋”工作室探索建立;一个符合新时代规律特点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新途径,正在各方努力下构建起来……■
  
  (文中所有未成年人均系化名)
  (作者单位为重庆市公安局)
  (责任编辑:张敏娇)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