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美国自然资源警察(上)Natural Resource Police in the United States(Part 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5/11/27 9:34:58
浏览次数:37  

  文/刘长煌

  美国自然资源警察(Natural Resource Police)历经百年发展,已逐步构建起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执法体系。其职责范畴从传统的渔猎管理,逐步拓展至生态资源保护、公共安全维护以及跨部门协同治理等多个维度。在科技赋能的时代背景下,美国自然资源警察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手段,不断革新执法模式,提升执法效能。同时,美国各州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执法实践。
  
  一、核心职责体系:从传统执法到多维治理

  (一)生态资源保护执法
  美国自然资源警察的生态保护职责已从早期的单纯打击盗猎,逐步拓展为涵盖非法占地、盗采矿产、污染排放等多元行为的综合监管体系。为实现精准执法,美国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立体监测网络。华盛顿州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对全州耕地进行实时监测,成功识别并遏制了多起耕地非粮化行为。一旦发现疑似违规图斑,立即派遣无人机进行实地勘查,获取高清影像资料,为后续执法行动提供确凿证据。地面巡查队伍则借助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重点区域进行定期巡逻,确保执法无死角。
  在证据固定与追溯方面,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生态资源保护执法带来了革命性变革。特拉华州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执法过程中获取的各类证据,如现场照片、视频、检测报告等,进行加密存储,确保证据链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执法的公信力,还为后续的司法诉讼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公共安全与灾害应对
  美国自然资源警察在公共安全与灾害应对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马里兰州自然资源警察局配备了先进的贝尔429直升机,具备强大的空中救援能力。该直升机可在4.5小时内覆盖全州,优先执行医疗急救任务,为突发疾病或受伤的人员提供及时的救援服务。2023年,该直升机参与搜救行动超过200次,成功挽救了众多生命。
  在水下作业方面,弗吉尼亚州的水下作业团队装备了先进的侧扫声呐系统,能够对水下环境进行高精度探测。该团队曾利用这一技术,成功打捞沉船证据,并锁定了污染源,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了关键支持。
   
  (三)跨部门协同治理
  美国自然资源警察与联邦、州及地方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三级联动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与协同作战。西弗吉尼亚州与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USFWS)合作,共建濒危物种数据库。通过DNA追踪技术,警方成功破获多起非法象牙贸易案件,有效打击了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链条。
  纽约州环保警察(具有自然资源警察的职责)与联邦调查局(FBI)联合开展跨境危险废物走私专项行动。通过情报共享与协同执法,成功查获含多氯联苯变压器油300吨,有力打击了跨境环境犯罪行为,维护了区域生态安全。

  二、人员选拔与职业发展:精英化培养路径

  (一)基础资格与招聘程序
  成为美国自然资源警察需满足严格的基础资格要求。以马里兰州为例,申请人必须为美国公民,年龄在21?37岁之间,拥有高中以上学历,且无犯罪记录。
  申请人需经过书面考试、体能测试、面试、测谎与心理评估、身体检查、综合评估等环节,择优录取。

  (二)培训体系与职业晋升
  美国自然资源警察的培训体系涵盖基础培训、专项认证与持续教育三个层面。
  基础培训由联邦执法培训中心(FLETC)负责,为期6个月,课程内容包括环境法、刑事侦查、危机谈判等核心领域,为警员奠定坚实的执法基础。
  专项认证培训针对不同执法场景,提供野火调查、船舶操作、战术医疗支援等12类专业证书课程。警员可根据自身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相应的专项认证,提升专业技能。
  在专业能力方面,美国自然资源警察需掌握一系列先进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可帮助警员精准定位违法区域,规划巡逻路线;无人机操作技能使警员能够对偏远地区进行高效监测;Python编程语言与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数据处理能力则有助于警员分析海量执法数据,挖掘潜在违法线索。部分特殊岗位,如水下作业、空中巡逻等,还要求警员具备潜水或飞行资质。
  持续教育要求警员每年参加至少40小时的进修课程,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掌握最新技术与执法理念。课程内容包括AI(人工智能)执法系统操作、碳汇计量等前沿领域,确保警员始终保持专业竞争力。
  在职业晋升方面,以马里兰州为例,警员职业发展路径清晰,从警员起步,逐步晋升为高级警长、中尉等,直至上校局长。每一级晋升都对警员的专业能力、领导才能和工作业绩提出更高要求,激励警员不断追求卓越。

  (三)薪资待遇
  2025年数据显示,美国自然资源警察薪资具有较强竞争力。初级警员年薪约6.8万美元,资深警监年薪可达12.3万美元。加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还会根据地域差异,额外提供15%的地域津贴。联邦层面,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刑事调查局特工平均年薪8.6万美元,办理重大污染案件时,还可获得绩效奖金,充分体现了对警员工作价值的认可与激励。
  他们还享有一系列福利,如医疗保险、退休福利、带薪休假等。医疗保险能够保障警员及其家属在生病就医时的费用支出,退休福利则为他们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

  (四)警衔与装备
  美国警察系统庞大且复杂,包括联邦、州和市县三级警察及各行业警察。各州的警衔并不统一。自然资源警察在每个州的警衔、服装、武器装备等也不尽相同。下面以马里兰州自然资源警察的警衔及装备为例进行说明(该州自然资源警察警衔参考军衔)。
  1.警员系列(非委任警官):警员、一级警员、高级警员、警长。
  2.委任警官系列:警司、警督、警监、少校、中校、上校。
  2.武器与装备
  警员标配史密斯威森M&P40全尺寸手枪(.40口径)。执行巡逻任务的警员可配备巡逻步枪与霰弹枪,包括5.56×45mm口径的AR-15步枪及12号口径雷明顿870霰弹枪,存放于巡逻车或船只的带锁枪架中。
  执勤时,士官除配枪及弹匣外,腰带需携带手铐、胡椒喷雾、伸缩警棍、个人手电筒及便携式无线电皮套。
  巡逻车为四驱警用皮卡,品牌包括福特、雪佛兰和道奇公羊。标识巡逻车为黑色车身配黄色机构名称及徽章,悬挂自然资源警察牌照;非标识车辆使用常规车牌。车辆配备应急灯、警报器、警用无线电及电脑扩展坞。
  巡逻船只主要是金属鲨鱼巡逻艇等型号船只。巡逻船装备蓝灯、警报器、甚高频及警用无线电、电脑扩展坞和导航系统。
   3.制服规范
  A类(正装):仅允许穿绿色正装衬衫、领饰、徽章、姓名牌、奖章、长袖衬衫、领带、冬裤、斯泰森毡帽,搭配黑色牛津鞋或高光正装鞋。
  B类(冬季常服):冬裤、长袖衬衫、领带、斯泰森毡帽及武器腰带,适用于冬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及大多数日常任务。
  C类(夏季常服):夏裤、短袖衬衫、斯泰森草帽及武器腰带,适用于夏季(5月16日至9月14日)及大多数日常任务。
  其他还有长袖/短袖衬衫、棒球帽及网状武器腰带、教官制服等。

  三、技术创新:智能执法工具的应用

  (一)预测性执法系统
  华盛顿州率先部署AI预警模型,通过对历史案件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结合实时监测信息,提前识别非法采矿、盗伐林木等高发区域,准确率高达87%。伊利诺伊州建立“违法黑名单”数据库,将多次违规主体纳入社会信用惩戒体系,实现对违法者的精准打击与长效监管。

  (二)移动执法终端
  特拉华州警员配备5G执法记录仪,可实时回传现场视频至指挥中心,确保指挥中心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作出科学决策。同时,通过DENRPTip411应用(环境监测与公众参与结合的数字化平台),警员可接收公众匿名线索,拓宽执法信息来源渠道。马里兰州巡逻车装载车载质谱仪,可在5分钟内快速检测水体重金属超标情况,为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三)生态修复监督
  纽约州运用“智能传感器+区块链”技术,对矿山修复区域进行实时监测。智能传感器可实时采集修复区域的土壤、水质、植被等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加密上传至州环保局监管平台。一旦发现数据异常,立即启动调查程序。2024年,纽约州通过这一技术,成功追责12起修复造假案件,有力保障了生态修复工作的质量与成效。(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刘长煌,江西省万年县公安局民警,全国公安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协会员,曾作为联合国维和民事警察赴利比里亚、东帝汶等国三次维和,先后三次获得联合国和平勋章。
  (责任编辑:冯苗苗)

  
  四、州级实践:多元模式与特色创新

  (一)华盛顿州:全域监测网络
  华盛顿州管辖500万英亩州属土地,构建了“卫星—无人机—地面传感器”三位一体监测体系。2024年,通过热红外遥感技术,成功发现夜间盗伐行为,查获涉案木材价值120万美元。此外,华盛顿州创新设立休闲管理员(Recreation Officer)制度,将公众教育纳入考核体系。休闲管理员年均开展野外安全培训300场次,有效提升了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与安全意识。

  (二)纽约州:历史传承与现代化转型
  纽约州作为全美首个设立环保警察的州(1880年),现有278名环保警察。其执法范围广泛,涵盖从哈德逊河湿地保护到打击非法宠物贸易等多个领域。2024年,纽约州成功破获跨国走私暹罗鳄案,解救濒危动物23只。纽约州的K-9警犬分队配备先进的气味识别系统,可精准追踪污染物泄漏源,为环境执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特拉华州:分类专业化执法
  特拉华州设立三大独立执法单位,实现分类专业化执法。环境犯罪科重点打击石棉非法处置与危险废物跨境转移,2025年查处非法倾倒案件47起。鱼类与野生动物警察建立“打击非法盗猎”(Operation Game Theft)举报平台,可为举报人提供最高达1万美元的奖励,有效遏制了盗猎行为。州立公园执法官推行“冲浪标签”电子认证系统,结合人脸识别技术,精准查处无证进入保护区行为,提升了保护区管理效率。

  (四)弗吉尼亚州:社区共治模式
  弗吉尼亚州建立608个基础网格,培训1216名村级网格员,通过“发现即报告”机制,将违法制止率提升至90%。同时,弗吉尼亚州搭建公众参与平台“自然资源执法监督”,2024年接收有效线索2300条,破案率提高35%。通过社区共治模式,充分调动了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弗吉尼亚州有丰富的渔猎资源,吸引了全美各地的渔猎爱好者。参与渔猎活动需要办理许可证,分为几种:本地居民《综合运动许可证》(狩猎/钓鱼/诱捕)每年35美元,《五天钓鱼许可证》8美元;非本地居民需交“资源保护印花税”13美元,另外每天3美元。

  (五)马里兰州:综合执法体系的典范
  作为全美历史最悠久的自然资源警察机构(1868年成立),马里兰州构建了“水陆空协同+智能装备+专业分队”的立体执法网络。
  马里兰州自然资源警察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68年马里兰州议会的一项法案,该法案创建了州牡蛎警察部队,以执行1830年和1865年有关牡蛎保护的法律。这支部队的职责仅限于执行切萨皮克湾的牡蛎法。前海军军官、美国海军学院毕业生亨特·戴维森被州专员委员会一致被推选为州牡蛎警察部队的首任指挥官。戴维森为该部队的第一艘汽船莱拉号购置了一门12磅达尔格伦榴弹炮,用于镇压非法挖泥船的武力反抗。
  早年,这支绰号为“牡蛎海军”的部队致力于镇压州外船只和被称作“牡蛎海盗”的当地人的牡蛎偷猎行为。在牡蛎战争期间,这支部队拥有一支舰队。
  之后,这个“牡蛎海军”逐步演变为牡蛎警察部队、渔业部队、自然资源警察局。
  在组织结构与装备方面,马里兰州设立四大行动局:现场行动、支援服务、特别行动(含警犬、战术潜水等7个分队)、情报调查。技术装备先进,“金属鲨鱼”38型巡逻艇配备声呐探测系统,可对水下目标进行精准探测;AR-15战术步枪集成热成像瞄准镜,提升夜间执法能力;航空队配备贝尔429直升机,实现15分钟应急响应,确保能够迅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在智能系统方面, MLEIN(海上执法信息网络)实时监控切萨皮克湾船舶动态,2024年预警非法捕捞事件132次,为海上执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024—2025年,马里兰州成功侦破跨州盗猎网络等多个典型案例。通过卫星追踪器锁定宾夕法尼亚州偷猎团伙,查获梅花鹿头骨28个,涉案人员被判处6年禁猎令,有力打击了跨区域盗猎行为。在湿地污染溯源方面,运用无人机光谱分析技术,成功追溯化工厂暗管排污,企业被处以330万美元罚款并承担生态修复费用,有效保护了湿地生态环境。在珍稀物种保护方面,在塔尔博特县查获非法持有的美洲鳄,建立DNA档案库打击野生动物黑市,为珍稀物种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公众参与创新方面,马里兰州推行“学员计划”,面向18 ? 20岁青年开展3.5周实战培训,2024年培养预备役警员85名,为执法队伍储备了新生力量。其“社区警民日”活动年均吸引公众5万人次参与,通过VR设备模拟生态犯罪现场,生动形象地提升了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五、挑战与趋势:面向未来的生态警务

  (一)挑战
  当前,美国自然资源警察面临着来自气候变化和新型犯罪手段的双重挑战。气候变化导致极端灾害频发,如2025年加州山火季出警量同比增加40%,给自然资源警察的应急响应能力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犯罪分子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规避卫星监测等新型犯罪手段不断涌现,对传统执法模式构成了严峻挑战。

  (二)趋势
  为应对上述挑战,美国自然资源警察未来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碳汇执法专业化,建立森林、湿地碳储量动态评估体系,严打非法开发行为。华盛顿州已率先试点碳汇损失赔偿制度,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二是全域感知网络建设,部署低轨卫星星座实现小时级监测更新,结合边缘计算提升违法行为识别效率,构建全方位、全天候的生态监测网络。三是基因技术应用,通过环境DNA(eDNA)技术追踪污染源,实现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2024年,纽约州据此起诉3家化工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执法效果。■
  
  【作者简介】刘长煌,江西省万年县公安局民警,全国公安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协会员,曾作为联合国维和民事警察赴利比里亚、东帝汶等国三次维和,先后三次获得联合国和平勋章。
  (责任编辑:冯苗苗)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