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琐忆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3/8/21 10:45:17浏览次数:5044
|
文/高子钤 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头脑中便不禁回想起一些讹传的禁忌,想起儿时在东北老家为故去的亲人烧纸钱的一串串幕景,依稀记得一夜间村头的那个十字路口便布满一堆堆黑洞洞的纸灰,仿佛一个个简陋的祭坛。古时民间多在此日建醮放灯,借以缅怀故人,并对生活安定寄予祝祈,如今中元节的节日感和仪式感都早已削弱,只留下古书籍中的满纸烟霞,供以后人对乡俗的遥想。早在一周前我们踩着七夕的喜庆接到市局政治部的通知来京报到,一周后已然在紧张地准备着新警的军训检阅,看似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融洽衍变的过程,实则却在忙不迭地奔袭赶场,风尘沙碛中辗转离乡的流荡。 北京的新警岗前培训照例在北京警察学院,毗邻虎峪风景区,即传说中的“燕京八景,虎峪辉金”。第一周军训,不外乎面山而立,操练着坐言立行,近千名学员清一色地被阳光皴染上一层黝黑乌亮的影调,折射出热血男儿的孔武。下午的检阅尚未开始,忽见远山虽仍披着一身迷雾,却可端详到其凸露山岩的嶙峋奇峭,道道山脊勾勒出鲜明的“川”字,以及渐行渐远的重峦叠嶂垒起无数的奇绝,而后在迷雾中一层层减淡下去了。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而当怅望与忧思惯与山色的清瘦、草木的葳蕤无隙地融合,也无不愈发牵引出思绪对生命本色的记历和遐想……流溢的情思很快就被收束,随之操场上响起方阵阅兵的哨乐,“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口号开始响彻天际,远远望去,新警方队恍若从山坳深处开拔出来的一列列英姿。作为堂堂中国刑警学院的毕业生,我们对于军训与检阅是并不陌生的,但军训就有这样一种魔力,即并不因为你对它的熟稔甚至疲惫而影响最后检阅时的意气风发、气贯长虹,尤其是当我们已经告别学生时代,开始逐渐调整职业心态时,步履中自然不乏“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胸臆间亦充盈着虎峪“金光万道”的气度。于是从警之初的雀跃,倒也多少冲淡了漂泊异乡的哀感。 明日周末,趁着等车返回密云县局的空隙,我独自溜到位于校园北侧静僻处的英烈墙一探究竟:“英烈碑铭,警魂伟立;铁志丹心,耿光天地”。高耸的纪念碑上悬着的党徽和警徽尤为醒目,其后的英烈墙上一个个曾经鲜活的名字此刻静静守候,这里不需要太多伪饰,甚至连我叩在砖石上的足音也可能扰了这里的肃杀和清静,墙面虽有些残损,但不难看出唯有“忠诚”才是碑铭中永恒的主题,是墙面上不变的底色。毋庸置疑,警察这一职业是深度切入社会与人生的一条通道,在这条通道里,我们都将路遇世路的风雨,都将与人性冷暖、旦夕祸福正面遭遇,无论是先烈们血沃京畿、舍生取义,还是当下首都公安民警深刻践行的“三大支柱”,正因为有了前仆后继的公安人对公安事业的笃定,才有了更多的人生活的安定;而在追求安定生活的同时,甚或我们肩章上多出的一拐,亦将渐渐化作我们对警察职业年深日久的笃定。 夜晚的密云县城要静谧许多,月光皎洁得让人不禁感慨它的闳约深美,瞥一眼县局大院里的疏影横斜,心头复袭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绪。这样的夜,即便有轻微如灯丝的闪动,都容易引来思念情愫的乘虚而入,乡情的那种绵长的滋味和牵念就在一抹月彩滑落到发迹的瞬间开始变得愈加清晰,漂泊就漂泊吧,穿上这身藏蓝,皈依感便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经历什么样的青春,选择担纲什么样的责任,选择卫戍什么样的信仰。诚如苏东坡所言:“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日后当我们愈加理解“笃定”的含义时,真正的“安定”也会不期而至。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