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社长致辞 | 出版社简介 | 帮助中心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加强派出所建设打造高原“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1/11/15 10:06:31
浏览次数:5364  

  文/刘海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要求充分认识到“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近年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公安局结合辖区实际,在全力推动“枫桥经验”和“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发展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所属约改镇派出所被命名为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综合战斗实体,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一直以最真切的感情服务着辖区广大群众。近年来,曲麻莱县公安局始终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深化“一室两队”改革为主线,以做实做牢社区警务工作为关键抓手,加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把派出所建设作为一项长远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约改镇派出所是一处高原派出所,所在地海拔4200米以上,位于曲麻莱县政府驻地约改镇,始建于1997年3月。辖区包括县城中的长江社区、黄河社区、扎西社区和德勒社区四个社区,其下又覆盖了岗当、格欠、长江三个村九个牧民小组。为保证社区治安环境的稳定和谐,于2004年设立了长江、黄河、扎西、德勒四个社区警务室。2020年4月,约改镇派出所被青海省公安厅命名“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约改镇派出所以“平安曲麻莱”建设为抓手,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探索积累了一大批好做法、好经验。归结起来,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软硬件“两手抓”,加强派出所基础建设

  约改镇派出所是全省首批、全州唯一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过程中,县局进一步规范了派出所基本制度,建立落实了所内各办公室工作职责,统一规范了30种派出所基层工作台账,囊括了派出所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分类管理、跟踪管理、精确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在硬件设施上,县局根据派出所“五小工程”建设要求,于2017年6月建成的民警食堂投入使用,采取了细化管理、加大投入等方面的措施,保证就餐人员吃饱、吃好,为支援一线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民警队伍的稳定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县公安局把抓好食堂建设、做好后勤保障作为切入点,把食堂作为联系民警的桥梁,努力把派出所营造出家的氛围,从而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20年6月,县局投资近40万元完成约改镇派出所升级改造,派出所面貌焕然一新,接警台、办案区、备勤室、所内门禁系统等一应俱全,实现了派出所内各处监控无死角,为被询问人和民警提供了安全透明的设施保障,真正实现了镜头下执法办案。这一改造符合现代化公安工作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切实提升了内部安全防范水平,极大方便了民警办公办案和群众办事。

  二、创办“老支书调解室”,坚持矛盾不上交

  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期间,随着近年来生态搬迁、扶贫搬迁等搬迁工程的开展,约改镇人口迅速增多,一些随之而来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也日益增多,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等特点。如何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做到早介入、早疏导、早调处,避免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约改镇派出所探索出符合本地实际的“警调联动”化解辖区社会矛盾纠纷新模式。2018年5月,所内成立了“老支书矛盾纠纷调解室”,约改镇派出所主动吸纳曾担任格欠村支部书记、长江村支部书记的两位热心于调解事务且有威望、懂法律的老书记担任所内调解员。他们扎根基层,始终以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为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消除矛盾隐患,维护社会稳定放在第一位。两位老支书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探索调解方法,总结出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人民调解工作中,不辞辛苦地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用真诚和耐心,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调解室巧用村规民约、公序良俗,合情、合理、合法地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自成立至今共调解各类纠纷372起,其中矛盾纠纷196起,婚姻纠纷87起,劳务、经济纠纷23起,草山纠纷5起,调解成功率100%,极大地提高了派出所工作效率,切实改变了以往矛盾纠纷“化解难”的状况,无一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不仅如此,对已经调处完毕或者部分调解难度大、耗时长,存在矛盾反复、激化可能的案件,持续跟进反馈,建立一案一档,让新老民警辅警都能从档案中了解群众的矛盾与困难。矛盾调解室的建立使辖区案件逐年下降,有力地促进了曲麻莱的平安建设,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如今,凡是涉及草山纠纷、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债权债务纠纷的事件,约改镇居民都会来到派出所“矛盾调解室”,自觉寻求调解维权。在面临如虫草采挖或草山划分等人数多、案情复杂的纠纷时,派出所尽心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进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级联调,全力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激化”的目标在约改镇变成现实。

  三、社区警务模式 坚持人民至上

  约改镇派出所在日常工作中依托社区警务室建设,牢牢把握“先行先试、突出重点、积累经验、以点带面”的工作定位,担当作为、积极探索,在建设“一室两队”,特别是“社区警务队”方面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尤其在警力布局、警情防控、勤务优化等方面总结提炼了一批可操作、可推广、看得见、有特色的机制做法,有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长江社区警务室是约改镇派出所推进“社区警务模式”的试点警务室,该社区警务室成立于2006年,现有村警及保安6人。15年来,长江社区警务室把群众路线贯穿于警务室工作全过程,坚持问题导向和民意导向,全面推行为民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由派出所一民警、一辅警长期驻扎长江社区警务室,专职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社区民警由“下社区、来社区”转变为“在社区”。社区警务队一是推行网格化管理。目前长江社区分为三个区域(搬迁移民区、水灾区、巴干灾区),社区居民共计800余户,3093人,现已将社区划分成警务网格,每名社区警务室工作人员对口一个网格任网格长,每个网格内有99户。通过逐人划定“责任田”,做到社区有格、格中有警、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社区警务室队长以身作则承担工作量最大的警务网格的管理任务,带领社区群众抓细抓实社区工作,以一个个网格的“小平安”确保县城辖区的“大平安”。二是建设专业化队伍。约改所建立以社区民警、警务室工作人员、联防队人员为内核的社区警务团队,细化明确职责任务,扎实推进治安管理规范化,一名社区民警能组织牵动近百名群防群治力量,做到一呼百应、警民协作、共保社区平安。
  依托网格化管理,长江社区警务室明确了各网格内人员流动。2021年春节期间,为保证无人房屋的群众财产安全,警务室对社区49户外出家庭制作了冬季外出人员登记表,每日各网格长对社区无人房屋进行巡逻,并将巡逻情况反馈于社区微信群中,让辖区群众出行放心、回家安心。整个节日期间共计开展巡逻108次,长江社区未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
  社区警务室搭起了派出所与辖区居民的桥梁,积极协助派出所开展扫黑除恶、缉枪治爆等行动的宣传发动与线索摸排工作,真正发挥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曲麻莱县公安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动员广大民警、辅警进千家、访万户,深化矛盾调处、街面巡防、安全监管、社会宣传等为民利民举措,密切“警民情”,办“小事”解民忧、清“小患”保“大安”,用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新诉求,真正做到了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筑牢了藏区社会的平安根基。
  
  (作者系青海省曲麻莱县副县长兼公安局局长)





编辑:派出所工作----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