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喜悦挂在脸上 基层功夫练在日常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2/3/2 10:46:29浏览次数:4526
|
文/图/曾淑俊 回想2021年第一个人民警察节,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警歌,我目视警旗冉冉升起……那一幕场景让我至今心潮澎湃,至今难已忘怀。转眼一年过去,第二个人民警察节就到了,我们两路派出所各项工作又迈上一个新台阶:派出所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拟命名“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扎实有效的工作得到了上级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肯定。 2022年,是我来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分局两路派出所的第11个年头。这些年,从担任教导员到所长,工作角色在变化,派出所的建设也是一天一个样,唯独不曾改变的,是两路派出所十年如一日的为民初心。作为这个光荣集体的“带头人”,我深感无上光荣,同时也深感肩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重大。如何在基层派出所这个小小的阵地上,把基层警务工作深入做到融入群众、造福群众,是我不断思考实践的课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两路派出所始终把夯实基础工作作为承担打防管控服综合职能的有效载体,在狠抓社区警务、矛盾纠纷化解、治安突出问题整治等工作的同时,针对自身实际问题,大胆探索尝试,推出了一系列管控社会治安的有效办法。 一是让社区民警“沉下去”。两路派出所辖区是江北国际机场和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大部分为老城区,管辖人口约10万,流动人口占比超过50%,治安稳定形势严峻。派出所将12名社区民警、24名辅警全部下沉到社区警务室,切实解决社区警务“空心化”问题。同时,为打消民警“社区不易出成绩”“干社区没前途”的顾虑,坚持“人岗适配、双向选择”,社区民警每年评先评优、立功受奖约占全所总量的50%,使社区岗位日渐成为民警愿意去、沉得下、干得好的地方。 社区民警工作在社区,能第一时间在前端发现问题。在派出所,每一名社区民警都有多个覆盖绝大部分辖区群众的微信群。他们在发布通知、提示的同时,及时收集并处理问题。针对近年来电诈案件高发,宣防难深入的实际,一线工作的社区民警作用更加凸显,在无盲区的宣教防范下,辖区电诈发案连续两年分别下降25%。 二是让基础工作“干得实”。针对多年以来基础信息采不上、差误率高等积弊,派出所持续开展信息采集专项工作,2015年年底即实现辖区基础数据全量入库,并通过每日入户或电话核实、每月滚动更新维护,年均基础数据更新量达3万余条,最大程度保证信息“完整、准确、鲜活”。2021年3月,针对社区警务室分布散、力量散等情况,派出所以“一室两队”改革为契机,确立完成3个中心警务室分片统筹11个社区警务室的布局,实现警力相互调配、警务装备共享使用、警务工作相互支持。 三是让综治力量“融得起”。社区民警兼职社区居委会副书记,社区警务室与社区居委会、中心警务室与综治分中心合署办公,能够统筹社区各方力量开展工作。针对辖区不同群体,建立相应微信群,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处、法制宣传等都能在网上实时展开。针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单体楼等易出现治安问题的区域,派出所还组建了35人的专职巡逻队,由社区民警带领开展24小时巡逻,在及时处置群众现场求助的同时,对违法犯罪形成了强大震慑。 四是把问题青少年“育得好”。防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直是基层社会治理亟待破解的难题。2019年9月,派出所联合区司法局、重庆警察学院建立了针对未成年人普法教育的“青少年关爱驿站”,经监护人同意,对“问题青少年”,由派出所代为履行十天左右的监护职责。通过民警、驻所律师和心理咨询师的教育辅导,已有26名“问题青少年”回归正常生活,无一再次违法。派出所曾接受看守所转办的一“无姓名、无年龄、无籍贯”且多次盗窃的青年的案件,多方调查均无法查实其身份信息。派出所为挽救这个年轻人,为他测骨龄、起名字、落户口,还协调联系就业。目前,这个年轻人已经成长为一个自食其力的阳光青年。 固本强基、久久为功。派出所辖区连续10年刑事发案逐年下降无反弹、无“民转刑”命案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无公安信访积案增量、无涉警有效投诉、无队伍违法违纪,在派出所“青少年关爱驿站”投入运行的大背景下,近三年辖区户籍未成年人犯罪率为零。 在第二个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我再次坚定了决心:要让两路派出所这个品牌持续保持和传承下去,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未来工作的不竭动力,让“枫桥经验”在渝北大地扎根开花。 (作者系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两路派出所所长)(陈昶 整理)
编辑:派出所工作----石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