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社长致辞 | 出版社简介 | 帮助中心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从“A”到“Z”: 英国网络诈骗犯罪的分类与治理 An "A" to "Z" of Cyber Fraud Crimes in the UK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2/10/31 14:20:44
浏览次数:4229  

  

  

  文/秦帅

  英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长期居于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各类社会经济活动向来较为活跃。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通讯、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英国的迅猛发展,英国社会的诸多领域面临深刻变革。各类新型犯罪行为不断衍生、蔓延,呈现了非接触式、信息技术化、信息迷惑性等特点,其中,以网络诈骗犯罪为代表的新型侵财犯罪尤为突出。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报道,英国每年因各类诈骗造成的损失达30亿英镑,且人均损失远远超过其他西方发达经济体,《每日邮报》愤怒地将英国称作世界“诈骗之都”。
  为了帮助公众了解网络诈骗犯罪行为,英国反诈骗及网络犯罪举报中心(Action Fraud,有时也被称为“英国反诈骗行动局”)将英国发生的上百种网络诈骗犯罪关键词首字母进行了提取,而后按照首字母“A”到“Z”的顺序进行了排序,进而为英国公众提供了十分翔实的“A~Z诈骗犯罪”识别列表,列表中包含了160余种常见的诈骗犯罪类型,公众在其官网点击关键词链接后,可以直接查询到该种犯罪的作案手法与防范对策。

  一、英国网络诈骗犯罪“A~Z”分类法

  “A~Z诈骗犯罪”识别列表为英国警方提供了一种网络诈骗犯罪的“A~Z”分类法。由于从“A”到“Z”涉及的诈骗犯罪难以全部一一列举,仅选择其中较为常见的犯罪类型进行介绍。按照相关犯罪首字母“A”到“Z”的顺序排列后,英国的网络诈骗犯罪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
  A
  以“A”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拍卖类诈骗(Auction fraud)、预支费用型诈骗(Advance fee fraud)、冒用账户诈骗(Account takeover)、涉住址类诈骗(Accommodation addresses)、App诈骗(Application fraud)、资产挪用类诈骗(Asset misappropriation fraud)、反竞争型诈骗(Anti-competitive behaviour)。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冒用账户诈骗。在该类诈骗中,骗子及其同伙通过技术手段骗取公众的银行账户信息,冒充真实银行客户获得对账户的控制权,进而完成未经授权的交易,获取非法利益。在英国,各类型的账户都有被骗子非法冒用、侵入的先例,商业银行账户、个人信用卡账户、电子邮件提供商对公账户和其他服务提供商的账户均未能幸免于难。
  B
  以“B”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银行账户诈骗(Bank account fraud)、银行卡和支票型诈骗(Bank card and cheque fraud)、破产相关类诈骗(Bankruptcy-related fraud)、获利类诈骗(Benefit fraud)、赌博相关诈骗(Betting fraud)、虚假商人欺骗(Bogus tradesmen fraud)、债券类诈骗(Bond fraud)、商业交易型诈骗(Business trading fraud)。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获利类诈骗。公众通过非法博彩网站或在其他网站上点击非法链接等方式进入到骗子设置的虚假抽奖网站,获得“抽中大奖”的机会。声称是彩票公司人员或者其他公司官方人员的骗子会借助各种手段诱使被骗人支付费用。被骗人为了能够及时获得所谓的奖金,在未清醒考虑的情况下被骗。
  C
  以“C”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假冒接转中心诈骗(Call centre fraud)、虚假升职诈骗(Career opportunity scams)、取款机相关诈骗(Cash point fraud)、虚假慈善类诈骗(Charity fraud)、虚假链接型欺诈(Click fraud)、电脑黑客类诈骗(Computer hacking)、企业服务型欺诈(Corporate services fraud)、虚假国税诈骗(Council tax fraud)、快递类诈骗(Courier fraud)、客户型诈骗(Customer fraud)。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虚假慈善类诈骗。英国反诈骗及网络犯罪举报中心的数据显示,仅在2021年,因在线参与虚假慈善募捐引起的诈骗犯罪损失就多达160万英镑,这一数据比2020年增加了16%,而且相关情报显示,英国的虚假慈善诈骗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英国筹资监管机构执行官员表示:“英国公众在给慈善机构捐款时总是非常慷慨,我们希望他们能够继续这样做,同时也希望通过采取各类反诈骗举措,继续保证公众的捐款用于既定的事业。”2021年圣诞节前,民间慈善捐款的各类呼声和倡议较多,该慈善筹款监管机构呼吁公众在圣诞节应当安全地捐款,鼓励公众采取多种措施维护自己财产账户的安全。
  D
  以“D”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借记卡和信用卡诈骗(Debit and credit card fraud)、分布式拒绝服务(网络专业术语)诈骗(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fraud)、网络域名诈骗(Domain name scams)、挨户销售型欺诈(Door-to-door sales fraud)、电表信用消费类诈骗(Doorstep electricity meter credit scams)、家门口虚假信息类诈骗(Doorstep fraud)。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电表信用消费类诈骗。该类诈骗通常在有专门人员上门服务或线上平台缴费充值的过程中发生,骗子一般以提供低价和折扣水电等能源的方式,骗取公众钱财。据统计,英国已有超过11万户家庭遭遇过此类诈骗行为,包括英国天然气公司、苏格兰电力公司在内的一些英国主要能源公司都受到了影响。
  E
  以“E”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电力相关骗局(Electricity scam)、虚假雇佣诈骗(Employee fraud)、就业类诈骗(Employment fraud)、资产和信息泄露型诈骗(Exploiting assets and information)。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虚假雇佣诈骗。犯罪分子通常会借助各种手段获得潜在被骗人的通信信息,聘用受骗人为虚假投资公司的“兼职投资者”,说服他们投资那些毫无价值或根本不存在的金融项目或理财产品,一旦骗子收到了赃款,他们就会采取“拉黑”联系人、删除好友等方式切断与受害者的联系。
  F
  以“F”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工厂接管型诈骗(Facility takeover fraud)、虚假会计账目诈骗(False accounting fraud)、金融产品投资诈骗(Financial investment fraud)、固话线路类欺诈(Fixed line fraud)、虚假减损型诈骗(Fraud recovery fraud)。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金融产品投资诈骗。骗子们常常给不特定的公众打骚扰电话,说服他们投资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待发行股票项目、虚拟币等“金融投资项目”,或者推销其毫无价值的各类“金融产品”。
  G
  以“G”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虚假投资买卖型诈骗(Goods sold as investment fraud)、针对政府机构类诈骗(Government agency scams)。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诈骗是针对政府机构类诈骗。骗子将一些政府机构和企业作为诈骗对象,通过签署令对方觉得十分有利润的虚假投资合同,骗取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巨额资金。在英国,对公司、企业等各类组织的诈骗犯罪十分猖獗,因为这相较于对个人的诈骗更容易获得大额赃款。
  H
  以“H”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孕期健康补助金诈骗(Health in Pregnancy Grant fraud)、个人健康诈骗(Health scams)、对冲基金型诈骗(Hedge fund fraud)、假日诈骗(Holiday fraud)。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假日诈骗。一些诈骗网站为公众提供了便捷式购买假日机票、度假酒店、热门景点等虚假门票的机会,而实际上,这些票往往已经售罄或者还没有正式发售,不明真相的公众在网上付款“购票”后,发现票未送到或被证明是假票,随后发现购票网站和联系电话均已注销。
  I
  以“I”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身份信息类诈骗(Identity fraud)、冒充官员诈骗(Impersonation of officials)、继承类欺诈(Inheritance fraud)、内幕信息诈骗(Insider information fraud)、企业破产相关诈骗(Insolvency fraud)、机构投资型欺诈(Institutional investment fraud)、保险经纪人诈骗(Insurance broker scams)、知识产权类欺诈(Intellectual property fraud)、网上拍卖型欺诈(Internet auction fraud)、网络电话诈骗(Internet dialler scam)、投资类诈骗(Investment fraud)、发票类诈骗(Invoice scams)。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保险经纪人诈骗。一些骗子通过伪造企业与客户详细资料的方式,非法获得保险业务,签发虚假保单或虚假保险凭证,攫取钱财。还有些骗子隐藏于保险从业者或其相关人员之中,通过挪用客户资金或挪用风险转移协议中的资金,将保费、相关退款用于与保险业务无关的其他经济活动,使受害人遭受损失。
  L
  以“L”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寿险类诈骗(Life assurance takeover)、贷款偿还式诈骗(Loan repayment fraud)、贷款诈骗(Loan scams)、彩票中奖诈骗(Lottery fraud)。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彩票中奖诈骗。犯罪分子会联系不知情的受害者,告诉他们自己中了彩票,同时需要支付一笔诸如税收、法律费用、银行费用等单项预付款才能获得奖金。实际上,这些子虚乌有的奖金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被骗人积极回应骗子,将被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和各类证件的复印件,如护照、身份证明卡的复印件,骗子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获取受害人的真实身份信息,进而试图骗取钱财。
  M
  以“M”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恶意软件和电脑病毒类诈骗(Malware and computer viruses)、授权式诈骗(Mandate Fraud)、市场操纵式诈骗(Market manipulation)、大规模营销诈骗(Mass marketing fraud)、医疗类诈骗(Medical scams)、移动电话式诈骗(Mobile phone fraud)。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规模营销诈骗。骗子往往使用压迫式营销或特殊销售技巧,通过电子邮件、信件、电话或广告发送营销信息,以大量现金奖励、优质商品或服务的虚假承诺引诱受害者支付先期费用。
  N
  以“N”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是境外优惠利率诈骗(Non-domestic rate fraud)。诈骗分子非法利用公众开展国际贸易或进行其他国家金融交易的需求,在加密货币交易、币种汇兑等方面提供虚假和非法的汇兑业务,进而实施诈骗。例如,在加密货币诈骗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将资金投资于加密货币,犯罪分子通过快捷汇兑、高额返利、智能技术挖矿(生成虚拟货币的一种计算行为)等虚假承诺,骗取公众钱财。
  O
  以“O”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办公用品类诈骗(Office supply scams)、在线经营式诈骗(Online investment fraud)、网上购物诈骗(Online shopping fraud)。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线经营式诈骗。骗子捏造虚构的投资或经营计划、项目,以“在自己家里工作轻松赚钱,远程控制公司的日常经营”为诱饵,吸引公众支付预付款、参与“项目投资”。被骗人还会因得到些许的“利润”而继续参与线上经营类“投资”,使损失扩大。
  P
  以“P”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网络钓鱼诈骗(Phishing fraud)、养老金诈骗(Pensions scams)、人事管理诈骗(Personnel management fraud)、抽奖诈骗(Prize draw scams)、房地产欺诈(Property investor scams)、公共资助及补助金诈骗(Public funding and grants fraud)。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养老金诈骗。在英国,养老金诈骗对象主要是退休养老人员以及对虚假信息辨别力较差的年长者,这些老年人往往有较多的积蓄,而在财物处置方面却无法时刻保持清晰的认知,容易成为诈骗犯罪的对象。骗子通常具有丰富的财务知识,也了解老年人心理特点,在行骗过程中能言善辩。他们用于行骗的网站和进行虚假宣传的材料看起来具有很大迷惑性,受害者很难将其与真实材料区分开来,甚至会因为这些骗局而失去一生的积蓄。
  R
  以“R”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招聘类诈骗(Recruitment scams)、远程访问工具式骗局(Remote Access Tool Scams)、租赁型欺诈(Rental fraud)、“浪漫式”诈骗(Romance fraud)。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浪漫式”诈骗,也被称为英国版的“杀猪盘”诈骗。2020年以来,政府因疫情防控需要而颁布的社交距离限制令,使许多英国人转向网上相亲、交友、约会,这导致了“浪漫式”诈骗的大幅增加。英国网络交友协会(ODA)的数据显示,在第一次疫情防控封锁期间,超过230万英国人使用了交友软件,64%的受访者将交友软件视为独居者的“生命线”。虽然互联网是结识朋友和建立新关系的好方法,但网络交友的流行也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S
  以“S”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股票销售与投资诈骗(Share sale and investment fraud)、购物诈骗(Shopping fraud)、减肥治疗诈骗(Slimming cures scams)、垃圾邮件诈骗(Spam emails fraud)、商店会员卡诈骗(Store card fraud)。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垃圾邮件诈骗。骗子通常借助网络邮件系统发送网络钓鱼链接,当接收者点击后,个人资料或者财务资料通常会遭到泄露,骗子会用这些资料实施诈骗,或者进行网络盗窃。
  T
  以“T”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税务类诈骗(Tax fraud)、电信与通信网络诈骗(Telecommunications frauds)、票款诈骗(Ticket fraud)、分时度假俱乐部诈骗(Timeshare and Holiday club fraud)、旅游与日常消遣诈骗(Travel and subsistence fraud)。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电信与通信网络诈骗,也称为虚假通信网络故障式诈骗。通常情况下,骗子打电话给受害者,自称来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以互联网链接出现了问题或者对客户进行赔偿为幌子,说服受害者下载骗子准备的远程访问应用程序,进而非法侵入受害者的家庭电脑,窃取信息、实施诈骗。除此之外,一些用于日常通讯联络的媒体账号常常也成为诈骗分子的诈骗工具,英国国家反欺诈情报局(NFIB)通过梳理2019~2020财年的数据发现,Facebook和Instagram等媒体平台的社交账户常被盗用。被窃取的Facebook账户通常被用来实施诈骗,而被窃取的Instagram账户则经常被用来获取账户持有人的私密照片。
  V
  以“V”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是豪车买卖诈骗(Vehicle matching scams)。骗子常常发布虚假的豪车出售广告,这些豪车的售价往往令人十分动心。骗子还通过虚构各类资质迷惑购买者,诱使购买者支付所谓的定金、代理等各类费用。其实,涉网络交易市场的诈骗在英国普遍存在,一些受骗者常常在网上拍得物品或在二手市场购物后,发现未收到相关物品,或者物品存在重大质量问题,但已无法退货或退款。
  W
  以“W”为首字母的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虚假网站域名诈骗(Website domain name scams)、西非信件类诈骗(West African letter fraud)、居家办公类诈骗(Work from home scams)。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虚假网站域名诈骗。诈骗组织通常通过伪造虚假网站域名或近似的方式,骗取公众信任。而后与其他网络犯罪团伙相互勾连,借助其他团伙的技术建立非法的收款链接,有时还通过技术手段逃避英国互联网行业监管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

  二、英国网络诈骗犯罪处置机构

  英国反诈骗及网络犯罪举报中心是英国国家级别的负责接报和处置诈骗与网络犯罪的专门机构。该中心的相关服务主要由英国国家反欺诈情报局(NFIB)和伦敦市警察局共同提供。反欺诈情报局主要负责评估、研判相关报警,并确保诈骗报警记录能送达正确的处理机构。而伦敦市警察局除了完成伦敦市的警务职能之外,还是负责英国经济类犯罪的全国性警察机构。反欺诈情报局与伦敦市警察局的通力合作,促成了一个高效的英国反诈骗及网络犯罪举报中心。
  打开英国反诈骗及网络犯罪举报中心的官方网站,可以看到在其主要栏目和相关页面上有近30种的语言服务可供选择,旨在为语种多元化的人群提供全方位的诈骗与网络犯罪举报服务。通过该官方网站,公众可以24小时在线提供网络诈骗犯罪线索,也可以通过该中心提供的“0300 123 2040”专门服务电话对网络诈骗犯罪进行报案。该官方网站不仅可以提供网络诈骗犯罪的举报链接,还可以提供各类法律咨询服务,为公众提供诸多的防范建议。据官方披露的列表数据显示,英国的网络诈骗犯罪已遍布于银行信贷、慈善行业、养老行业、投资理财、日常消费、网络通信等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常见的诈骗骗术已达上百种。
  英国反诈骗及网络犯罪举报中心的官网在首页专门设置了犯罪预防模块的链接,在为公众提供的清晰提示中讲道:“虽然诈骗和网络犯罪有多种形式,但你依然可以通过采取一些简单的步骤来保护自己免受财产损失。”
  该中心就诈骗犯罪的预防问题提供了9条具体建议。一是在核实有关机构或人员的资质前,不要向他们提供任何个人资料(包括姓名、地址、银行资料、电子邮件或电话号码)。二是确保电脑安装了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确保电脑浏览器进行了高级别的安全设置。三是应知许多诈骗始于钓鱼邮件,银行和金融机构不会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请客户确认银行资料,不应相信这样的钓鱼邮件。四是网上购物时,应该选择有安全保障的平台或公司。五是定期查看自己的信用记录和消费记录,避免自己的财产账号被他人冒用。六是及时将各类收据、快递单销毁,骗子不需要太多资料就能克隆各类用于诈骗的身份信息。七是如果收到了非本人消费过的账单、发票或收据,需要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身份信息是否被泄露、冒用。八是对突然提供商业机会的邮件、电话或短信息要格外小心。九是如果曾经被诈骗,要警惕所谓的“退回受害金”承诺,因为这很有可能是骗子伪装成律师或执法人员进行的又一轮诈骗。

  三、英国网络诈骗犯罪治理中的难点

  (一)金融领域网络诈骗犯罪问题突出
  英国的金融业十分发达,发生在金融和银行信贷领域的诈骗犯罪较为常见。骗子通常借助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制作特殊的钓鱼软件、窃密软件或恶意软件对金融从业者或个人的相关账户进行攻击,以非法获得账户信息,用于诈骗犯罪或者直接从该账户中牟利。为此,英国警方提示公众,“警察很难调查清楚所有的诈骗案件,在银行或信贷服务中防范诈骗和保护个人财产是处理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一直致力于降低金融犯罪的风险,保护消费者免受金融诈骗犯罪侵害是其重要工作目标之一,其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在金融投资与理财方面发生的诈骗犯罪形式多样,包括加密货币诈骗、虚假金融产品诈骗、保险类诈骗等多种类型,而且骗子财务知识丰富,一般会提供具有迷惑性的“可信”网站、证明材料等,令人很难区分真假,使该类骗局变得十分复杂。

  (二)投资消费类诈骗犯罪数量居高不下
  在英国,具有投资性质的各类经济活动十分活跃,骗子在投资型经济大潮中看到了许多关于“商业投资”性质的“商机”。虚假投资型诈骗数量逐年增多,而且其诈骗手法也随着合法投资的整体态势不断发生变化。骗子通常会提供虚假的公司收益文件,使“投资项目”看起来十分可信,一旦从被骗人那里榨取了足够多的赃款,他们很快就会销声匿迹。来自伦敦市警察局的侦查总督察克雷格?穆利什说:“过去几年,关于各类投资诈骗的报警显著增加,鉴于每个人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不断增多,犯罪分子也有更大的机会在网络上接近毫无戒心的受害者,获取投资型诈骗的机会。我们鼓励每位考虑投资的人先做研究,在投资之前停下来思考其安全性,这的确可以保护你的财产。”
  英国反诈骗及网络犯罪举报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英国的许多购物者倾向于从网络零售商那里购买商品,英国民众在日常网络消费过程中遭遇诈骗的案例不在少数。仅在2020年圣诞节期间,就有28049名消费者在网购时遭遇了诈骗,发案数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1%。为此,该中心负责人史密斯表示:“圣诞节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开心和繁忙的时刻,但遗憾的是,犯罪分子也将这视为一个利用购物者实施诈骗的理想机会,当购物者正沉浸在网购的兴奋中时,各种诈骗犯罪行为已经乘虚而入了。”

  (三)养老类网络诈骗犯罪日益凸显
  英国的养老类网络诈骗犯罪通常包括四个阶段:一为联络阶段。骗子通常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或网上广告等方式联系受骗对象。有时也通过已经被骗的受害人联系其他受害人。二为骗取信任阶段。骗子会通过虚假的声明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例如声称他们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授权,提供免费养老金安全审查业务,或者代表政府部门提供可信的养老金托管服务。三为提供“便利”与投资诱惑阶段。骗子以“限时优惠”“上门签署材料”“提前支取”等理由为诱饵,甚至派快递员到被骗人家门口签署相关文件,说服受害人把养老金进行转移,而这些资金通常被用于受害人不熟悉的投资,比如海外房地产、可再生能源债券、林业、电子化存储设备等。四为藏匿潜逃阶段。养老骗局设置的各类投资时间较长,意味着被骗人可能要过几年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养老金出了问题。

  (四)信息泄露持续增加诈骗犯罪的风险
  通过电子邮件系统和各类通信软件开展日常工作在英国已成为一种常态,许多工作事项的完成需要依赖各类网络通信系统,因此,针对网络通信系统的各类诈骗犯罪和非法攻击便呈现了愈演愈烈的态势。英国反诈骗及网络犯罪举报中心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一年间共收到了15214份关于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黑客攻击的报警,其中88%的报警与个人账户遭到非法入侵相关。伦敦金融城警方表示,2020年有超过1.5万个账户被犯罪分子窃取后用于诈骗、盗窃等各类犯罪,公众应尽可能保护社交媒体账户和电子邮件账户的安全。除此之外,利益贪恋仍然是许多诈骗犯罪发生的“元凶”。在英国的各类诈骗犯罪中,借助利益诱惑实施诈骗的案例不在少数,其中既有“空手套白狼式”诱惑,又有“低价贱卖式”诱惑。英国警方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的上半年,仅中彩类诈骗就造成了近100万英镑的损失,伦敦市警察局的侦查人员克雷格?穆利什讲道:“犯罪分子是模仿专家,他们会模仿一些知名的抽奖活动,利用受害者的贪恋心理,使其毫无防备地被骗。”

  四、结语

  英国朴次茅斯大学发布的《2019年金融欺诈成本报告》估计,英国每年发生的各类诈骗犯罪经济成本在1300亿至1900亿英镑之间。英国国家统计局(ONS)表示,比起其他犯罪行为,人们更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犯罪的受害者。为此,英国反诈骗及网络犯罪举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对诈骗犯罪以及有侵财苗头的各种网络犯罪深恶痛绝,人们每天都被诈骗、被’压榨’,我们希望这种情况尽快停止。”网络诈骗犯罪“A~Z”分类法是英国网络诈骗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显现了英国警方在防范治理网络诈骗方面作出的努力。如今,英国反诈骗及网络犯罪举报中心还在为“A~Z诈骗犯罪”相关的情报搜集和风险预警作出努力,也不断为英国公众提供网络诈骗犯罪风险防范建议,以此减少网络诈骗犯罪对英国经济社会的危害。■
  
  【作者简介】秦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讲师,全国新型犯罪研究中心分中心研究员,现代侦查技战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安学、侦查学。
  
  (责任编辑:冯苗苗)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