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社长致辞 | 出版社简介 | 帮助中心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厦门市公安局湖里分局:智慧警务运营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3/9/13 10:08:25
浏览次数:5023  

  文/图/臧超 杨光

  今年年初,公安部印发《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紧紧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的整体思路,以落实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为牵动,坚持分类指导、实战导向、预防警务、科技支撑,部署实施基层提振、基础提质、基本能力提升“三基三提”行动。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行动计划》要求在市县公安机关分步分类试点推行加强派出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强所办”)向基础管控中心转型,整合警种部门力量资源,实现一个中心管基础、一个平台推应用、一张清单管任务、一套规范管流程,确保基础工作指标可量化、过程可控制、成效可评价,打造任务精准推送、及时核查、实时监督的派出所基础工作新形态。
  近年来,针对机关警种部门下达任务笼统不清、基层社区民警负担过重的问题,厦门市公安局坚持把基层基础工作标准化作为派出所警务转型升级的关键突破口,在部治安管理局和福建省公安厅的精心指导下,研发应用智慧社区警务平台,以建强“后台+前端”一体化科技应用体系为支撑,建立“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智慧警务运行机制,探索构建了大数据条件下的智慧社区警务新模式。
  在市局层面,明确规定警种部门对派出所下达工作任务,必须梳理形成工作“标准件”,逐项明确任务的标准和要求,让基层民警知道“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同时,建立“数据池”,自动汇聚“一标三实”、治安管理等系统平台数据以及1880个智慧安防小区、22万余路监控视频等智能前端采集数据,实时研判生成各种数据产品,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赋能,帮助基层民警解决好“怎么干”的问题。
  在分局层面,“强所办”通过实体化运作智慧警务运营中心作为基础管控中心,对上级下达的任务“标准件”进行归口管理,归并同类项后统一下达任务指令,有效解决了“任务多头下达、民警重复劳动”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分局掌握的相关工作资源,为基层民警开展社区警务进行二次赋能。
  在派出所层面,为民警配备新一代移动警务终端,研发“e治理”等App、小程序,让他们通过“点一点、扫一扫”等方式,按图索骥做好工作,工作数据后台自动留痕统计,省去了不必要的表簿册填报,切实为基层减负增效。
  
  


  智慧警务运营中心实体化运作办公区

  

  智慧警务运营中心任务指令区在分发调度指令

  

  五通派出所在辖区开展反诈宣传

  

  派出所民警走访辖区群众,进行反诈宣传

  

  民警运用“标准件”进行一标三实采集

  

  民警运用“标准件”清查消防安全隐患

  

  智慧警务运营中心的基本情况

  建设背景
  为有效破解传统社区警务工作“职责边界模糊、赋能支撑不强、任务多头下达”等瓶颈问题,厦门市公安局以深化“两队一室”改革为牵引,以建设应用智慧社区警务平台为支撑,积极探索构建大数据条件下的社区警务工作模式,在各分局试点建设智慧警务运营中心作为区县级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通过优化业务(业务标准化)、技术(警务智能化)和机制(协同社会化)三个层面的工作,逐步实现了社区警务工作减负、提质、增效。
  作为厦门市公安局第一批建设单位,湖里分局智慧警务运营中心于2021年6月建成并率先在全市进行实体化运行。中心以任务“标准件”为载体,通过三张清单(工作、赋能、协作)重塑业务流程,解决好基础工作“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等一直困扰基层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基层民警赋能、对基础工作提质。
  职责定位
  分局智慧警务运营中心的建设,为市局与派出所工作的衔接搭建起承上启下的桥梁。市局统筹推进整体框架性政策与大数据基座建设,明确工作要求,制作业务“标准件”,做好资源支撑,厘清职责边界,配套考核标准;分局对上级下发的任务归口整合、二次研判、监督考评,并以问题为导向,不断优化智慧警务运营中心建设需要配套的工作机制;派出所接到任务只要按图索骥,落地执行,就能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实现精准管控、科学考评。简单地说就是:市局提供标准和资源,分局横向整合警种需求,纵向贯通上下协同,推动派出所回归主责主业,专心夯实基础,力促“主防”改革落地。
  岗位设置
  智慧警务运营中心挂靠于分局“强所办”,专门从基层遴选懂数据、会研判、熟悉社区警务工作的民警。同时,结合厦门市公安局实际,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犯罪工作专班合署办公,按照市局“两区四岗”要求,配置3名民警、5名辅警共8名警力,具体为:统筹指挥区(统筹指挥岗)、任务指令区(数据赋能岗、任务配置岗、指导监督岗)。

  智慧警务运营中心的运行情况

  智慧警务运营中心自运行以来,累计承接、构建“标准件”80个,下发指令63.3万余条,涉及人口、刑侦、禁毒等9个警种。具体为:威慑警务6个“标准件”,指令1.9万条(网上在逃人员预警、吸毒人员管控等);预防警务16个“标准件”,指令8.2万条(个人极端管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精神障碍患者流入预警、重点人流入预警等);精准勤务58个“标准件”,指令53.5万条(反诈精准宣阻、“杀猪盘”精准宣防、实有人口漏登、治安场所周期检查等),有效提升了主动预防的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把任务做“精”

  抓“标准件”建设,确保工作内容精准。针对过去下达指标任务标准不够明确的问题,要求各警种在下发任务前明确工作标准,形成任务“标准件”,让基层社区民警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例如,2021年年底,厦门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陈育煌亲自推动厦门市在全省率先研发“隐患风险处置”模块,通过多源汇聚风险、六个维度评测、三个层级联评,对可能存在风险的对象进行人像刻画,从而规范这类人群的分级分类管控标准,清晰地帮助社区民警把抽象的工作标准化、具体化。2022年以来,湖里分局累计对202个对象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其中19人依法从严打击,纳入关注23人,推动160人诉求妥善化解,排除风险。
  除了规范标准,智慧警务运营中心还注重工作中的业务整合。例如,针对治安部门部署的疑似涉赌人员核查工作与刑侦部门部署的涉诈高危人员核查工作在任务要求和人员清单上存在不同程度业务交叉的情况,将不同两个部门的业务需求进行归口整合,便于社区民警通过一次性走访完成两个部门的工作任务。
  抓大数据赋能,确保工作措施精准。针对传统社区警务工作中入户访查、信息采集等方面存在的精准度不高、工作量大等问题,依托大数据赋能支撑,让社区民警精确掌握需要即时核查的重点对象、定期访查的问题对象、日常走访的放心对象,并依托移动警务终端实时采集,确保基础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2022年,智慧警务运营中心通过辖区人群聚合规律,梳理出“一改多”的高危地址,发函通报消防、城管等部门,推动消防隐患整改;梳理不同类型的房源情况推送至社区民警,让其更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别的责任主体强化宣导与管理;梳理信息采集责任人核录错误情况,点对点地通报社区民警,推动依法查处,压实主体责任。
  抓动态化管理,确保工作重心精准。针对以往基层社区民警应付接警、很难针对辖区的风险隐患有效感知预警、工作强度无法有效评估、时常出现忙闲不均等问题,智慧警务运营中心根据阶段性的防控需要,以及社区民警工作任务的轻重缓急,动态调整防控重心,帮助社区民警弹性开展工作。
  由于湖里区流动人口占比大、银行网点多,近年来,“两卡”治理成为新的管控难题(2021年,湖里区的涉诈银行卡开户数在全市占比高达22.15%)。针对涉卡对象多为居住在城中村的年轻人、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智慧警务运营中心通过不同维度对办卡人员进行标签梳理,筛选出3.19万名重点对象,并由反诈专班开展精准宣教,使全区2022年涉诈银行卡开户数同比下降20.12%。
  再如,针对2022年湖里区撬砸车窗、拉车门盗窃警情有所抬头且多为周边地市未成年人流窜作案的情况,筛查出1541名未成年重点人员信息并纳入预警,累计发布未成年盗窃前科人员预警490人次,依托全区“大巡防”力量,及时开展威慑警务,有效提高了违法犯罪震慑率及盗窃案件破案率。
  坚持效果导向,努力把任务做“优”
  抓职责配套,确保任务执行力更优。为确保智慧警务运营中心“腰部”发力不空转,分局积极推进“两队一室”改革,在全市率先出台《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工作机制汇编(试行)》,不断规范完善综合指挥室岗位设置、职责定位、机制建设,强化中心指导“一室”,发挥“一室”支撑“两队”作用,推动工作落实形成闭环。例如,智慧警务运营中心通过指导综合指挥室开展警情分析,及时发现辖区风险隐患、合理调整勤务部署;综合指挥室根据中心任务指令,对“两队”开展质态监督,推动任务落实到位。
  抓能力配套,确保任务针对性更优。智慧警务运营中心定期通过集中培训、线上指导、送教上门等方式,指导派出所民警辅警提高任务制定、监督、执行等能力。通过指导培训,各派出所普遍具备了根据辖区治安要素管控需求定制个性化任务的能力,有效提升了数据服务实战效能。同时,智慧警务运营中心将一些任务通过市公共安全平台流转推送至其他职能部门协同处置,有效提升了基层民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共治的能力。
  抓服务配套,确保任务可操性更优。智慧警务运营中心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及时回应基层民警需求。通过组建智慧警务兴趣小组微信群,实时在线为一线民警答疑解惑;针对系统问题,及时协调市局大数据中心第一时间解决;对于基层急需搭建的任务,靠前做好指导服务。
  坚持责任导向,努力把任务做“实”
  抓进度管理,确保工作推进“实”。智慧警务运营中心指导监督岗每日线上对重点任务推进情况汇总提醒,每周统计工作进展、汇总分析,并在每周例会上进行通报,确保市局统发和分局自研的各项任务按时序进度推进。例如,在中心指导监督岗的监督指导下,江头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用黄、橙、红三色对社区民警开展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推动落实定期销单,确保任务按期完成。
  抓质量提升,确保工作完成“实”。常态化运行身份号码与姓名不符、一手机号多人使用、基础排查信息错误整改等“标准件”,通过平台建模,系统自动比对,精准发现问题,不断提升基础信息采集质量。将群众与社区民警的“双向熟悉率”纳入每周实地测评科目,通过制作现场抽检的“标准件”,实现各警种一张清单开展检查,避免多头督导的情况;通过无纸化录入,自动生成检查清单,将检查到的问题即时下发,服务基层民警补强短板。同时,通过定期汇总情况,对社区民警工作质效及时晾晒,营造良性竞争氛围;通过定期组织抽考,对业务落后民警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指导帮扶,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开展送教上门、业务交流和标准化视频摄制,全面提升社区民警的“主防”业务水平。
  抓考评应用,确保工作责任“实”。智慧警务运营中心通过优化管理流,推动督导考评更加科学、结果运用更加合理。2022年,湖里分局先后评选出社区民警“季度之星”12名、“反诈能手”9名、“对台工作能手”2名,并从中择优推报参评市局“十佳社区民警”、“反诈标兵”;推动落实所领导与社区民警的双线梯次问效制度,助力构建湖里特色大监督格局。
  同时,针对网格辅警工作量难以有效监督问题,通过任务的清单化管理和数据赋能支撑,实现对辅警科学考评。例如,金山派出所要求每个网格辅警每天入户20户,通过自主设计的“强基”入户任务,实时掌握网格辅警的工作情况,及时推动进度。2022年4月,金山派出所对辖区7.97万个标准地址开展入户,9月即全部完成。

  智慧警务运营中心的主要成效

  智慧警务运营中心的成立运行,有效推动湖里分局基层基础工作实现了“指标可量化、过程可控制、成效可评价”,加快推进了湖里分局警务工作从“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型升级,有力确保了基层派出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
  基础更牢。通过15个“一标三实”类任务,有效提升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全区“一标三实”采集率、准确率从上一年的91%左右提升至98%以上。全年通过主动预防预警新增列管各类重点人员216人,占周期新列管数的56.3%;比对抓获在逃人员28人,其中19人系入住一周内抓获、9人系新上网3日内抓获。
  出事更少。依托大数据优化分级分类管控措施,2022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939起,调处率97.39%;全年扬言个人极端警情同比减少118起、下降26.11%,未发生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涉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警情同比减少101起、下降29.29%,确保了公安列管对象“零失控”、严重肇事肇祸案件“零发生”。
  治安更好。2022年,全区共接报刑事类警情2576起,连续10年呈下降态势,发案数处于历史低位。针对辖区接触类盗窃案件发案趋势,运用“案件回访”任务倒逼社区民警回到案发现场,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件防控,任务上线以来,累计增设监控点位2136个,实现接触类刑事案件同比13.6%的降幅。在精准宣防助力下,2022年,电信网络警情与财损同比实现双下降(警情降幅13.4%,财损下降5.6%)。通过扎实推进“派出所主防”改革,全区实现20年以来首次命案“零发生”。
  党和人民更满意。2022年,湖里公安分局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湖里区在全省平安建设“三率”测评中,下半年的群众安全感率位居全市第一,市、区两级领导多次对湖里分局2022年“派出所主防”工作成效给予肯定。
  湖里公安分局相关领导表示,下一步,分局将继续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抓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扎实推进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社区警务“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社会化”,为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建设和公安工作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派出所工作----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